关灯
护眼

第60章:发现埋伏

    由于山地地形复杂,所以根本做不到实时监控任何己方控制的全部地方,所以难免会有许多斥候盲区。

    眼前的山谷就是这样的地方。

    这山谷虽然呈东西走向,东高西底,但中途确实几经起伏,高树密林,沼泽泥潭遍布,不利于骑兵奔袭,又由于灌木矮山极多,十分适合设埋伏,所以联军对这一带一直没有完全掌握,秦军也时常在这些山泽之中进行一些秘密活动,让项籍十分恼火。

    这一次的主要目的虽说是散心,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一看战斗的地形。

    看着面前复杂难测的地形,苏启悔不当初。

    “真该将韩信给带来,谁知道他会不会想出一些奇特的计谋。”

    苏启在心中思忖道,仍旧跟着项籍与赵王踏马前行。

    韩信自从跟随了苏启,便被安排到了中军,做了参赞,随军熟悉军务,也负责协助行军司马管理军纪和粮草,忙得不亦乐乎。

    韩信虽然急切地想要上正面战场,领军作战,但似乎也不排斥这些工作,反而做得津津有味。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军纪粮草也是行军打仗的重中之重,万不可马虎。

    苏启倒是乐得清净,将兵权几乎全部下方了,自己每日只听取属下众将和监察司的汇报,显得十分满意。

    身为现代人的苏启,对古代的行军或者政治的具体的做法根本一窍不通,他只能做制度设计和整体规划,根据自己领先世代几千年的知识提出一些想法,具体实施还是要看手下这些人。

    而监察司就保证了手下人做事的忠心。

    苏启也明白,绝对忠诚,白璧无瑕的人有,但是很少,大多数人还是有自己心中的小算盘,这无可厚非,只要没有耽误正事,性质不算严重,他们背地里做到那些腌臜事,苏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现在还处于过渡阶段,他还没有培养出一批具有崇高理想的红色主义战士,所以也没有办法。

    但他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面包会有的,鲜花也会有的,等到他汇集或者培养出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时,他就可以逐渐与这些腐朽的,落后的,肮胀的,卑鄙的彻底决裂,然后投入到新世界的建设之中。

    他有信心。

    很明显,韩信就很有可能成为他的第一位同志。

    韩信这人,没有什么坏心思,一心醉心于带兵打仗,不贪不腐,心思纯正,没有犯过大错误,是一个可造之才。

    更重要的是,苏启与他委婉地谈过一些红色思想,发现他对此完全不排斥,甚至还十分有兴趣,有时还会提出一些苏启也不太明白的问题。

    苏启本来就不是研究红色思想的科班出身,所以对一些的问题的思考也不深入,见地也不是很成熟,所以常常与韩信一同讨论。

    这也让苏启避免了犯一些教条主义的错误。

    后世的历史经验完全是与当时的国情向结合的,此时此刻与彼时彼刻的国情相差甚远,如果照搬当时的经验,无疑会犯错误,反各种各样的错误,或严重或不严重。

    但苏启绝对不能反大错误,因为他要挑战、要撼动的东西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从古至今,虽然礼法不同制度不同,但大体上人们是认同君臣父子,长幼有序那一套的。

    如果苏启提不出什么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并且还犯了大错误,无疑会被攻讦,革、命道路会变得极其困难。

    苏启相信,只要把握住红色思想的精髓,一心一意为人民,以发展生产力、消除阶级与剥削为目的,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