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5章 第 65 章

    深秋, 天气渐渐转凉。

    厉浩习惯早起,穿上夹衣在屋里活动活动,和陈淑仪一起到学校食堂吃过早餐, 便往花房而去。

    三位研究生到得更早, 郑春霞与周洋正蹲在一盆兰花前记录着生长情况, 郑采辉利落地收拾着工具、清扫落叶。

    林满慧搬来几盆攀援植物, 木系异能流转, 感受着花朵们的喜悦与悲伤, 调整方位,将它们摆在花房各处。说也奇怪, 来回地挪动了几回之后, 花房里草木清香阵阵, 令人心旷神怡。

    郑采辉看到林满慧双手搬动一个半人高的花盆,吓了一跳:“林师姐,你的力气好大!”

    林满慧微微一笑:“天生的, 适合干农活。”

    周洋在一旁看到,也笑了:“师姐就是师姐, 连力气都比我们大。要是打架的话……恐怕谁也不是师姐的对手吧?”

    林满慧心情很好, 应了一句:“一个打十个。”

    赵春霞听完, 哈哈大笑,根本就不相信她说的话。

    四个学生正有说有笑,看到老师踱步进来, 忙停下手中活计, 恭敬地唤了声:“老师早上好。”

    厉浩点点头,笑容有些勉强, 一头花白的头发, 随着他的走动微微晃动。一阵秋风吹来, 卷起几片落叶飞进花房,在地面摩擦时发出“刷刷”的声响,有一种萧索之感。

    研究生都不敢吭声,低头干着自己的活。他们通过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已经知道自己辛苦了一个月整出来的材料和申报书,还没走出学院就被拍熄了火。理由还很让人恼火——

    不是因为成果不突出;

    不是因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也不是因为研究思路不清晰、申报书撰写不规范;

    而是因为:团队成员组成太单薄。

    温院长也好、文校长也罢,都异口同声地说:老厉啊,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你这样独来独往的,思想不对头啊……

    研究生都替老师感到郁闷。厉教授的团队成员除了他自己,还有军山农场农科所三位花卉研究组的研究员,林满慧排在第五位,三位研究生分别是第六、七、八位。老、中、青组成合理,哪里单薄了?

    温友亮那个项目打包整合了学院的七位教授,光是主要团队成员就有八个,更不用说还有其他参与者了。名单列出来倒是厚实得很,但各有各的研究领域,糅合在一起总给人堆砌之感,还不如厉教授呢。

    自从厉浩跳出来单干之后,不少教授也蠢蠢欲动,哪个潜力科研的人不想获得科技进步奖呢?这可是科研者的极高荣誉与认可。偏偏温院长挡在前面,高校行政体制之下教授们敢怒不敢言。

    看到气氛有些凝重,厉浩心里过意不去,打起精神来呵呵一笑,对学生说:“那些都是虚名,不必在意。来,今天我来教你们兰花发苗的小窍门。”

    他取来工具,一边操作,一边给学生上课。

    “我们拿不到这个奖,不必气馁,明年的兰花展览会,再与同行比个高低。兰花品种好、种得好、开得好,就能拿大奖。科技进步奖奖励的是技术成果,但归根到底种好花才是硬道理,对不对?”

    “对!”四个学生异口同声地回应。

    厉浩手把手地教着如何促芽、壮苗、护花的原理,深入浅出,与实践相结合,听得学生们连连点头。

    不知不觉到了九点多,大家正收拾物品准备回实验室,忽然听到“哐——”地一声响,转头一看,学院的科研秘书小杨匆匆起来,气喘吁吁地叫道:“厉教授,有,有人找。”

    厉浩慢慢擦拭着手中花铲,懒洋洋地问道:“谁找我?”今天是周末,大家都没课,这个时候谁会来找他?如果是温院长,哼!不稀罕理睬他。

    小杨的手扶着门框,大口喘着粗气,显然一路奔跑而来,有些焦急。

    “厉教授,文校长、温院长带着两位华夏农业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的管理人员过来,说要和你商量奖项申报的事情。”

    厉浩一听,忙将手中花铲放在工作台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评审委员会的人?他们怎么会过来找我?我的申报书不是没有推选上去吗?”

    小杨长年做科研秘书,对这里面的套路比较熟悉,笑着说道:“厉教授,这是好事啊。您的成果扎实,上边有人点名让你申报呢。”

    厉浩的眼睛都瞪圆了,内心开始雀跃:我的名气这么大了么?评审委员会的人都知道?这这这……

    林满慧暗自点头:看来,易家出手了。

    厉浩到水池边洗了手,和小杨一起前往学院,剩下几个研究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郑春霞对林满慧说:“一起去看看?”

    周洋“嘁——”了她一句,“上次赵师姐都不敢进办公楼,还是林师姐胆子大,一直跟着老师。”

    郑采辉缩了缩脖子:“不怪赵师姐,我看到老师都怕,更别说是院长和校长。”

    林满慧浅浅一笑,当先而行:“我跟着去看看。”若是易家出手,必是好事。这个时候不跟着去看温院长的笑话,更待何时?

    林满慧快步如飞,看着厉浩走进学院的小会议室,刚靠近门口便听到两道热情殷勤的招呼声。

    “唉呀,我们的大教授难得找啊,周末都在忙碌。”

    “听小杨说厉教授一直在花房给学生上课?真是敬业啊。”

    林满慧靠在门口墙边,凝神细听。小杨一只手拎着开水瓶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见林满慧,压低了声音问:“你是哪个班的同学?这是学院的会议室,有重要会议,学生不能留在这里。”

    走廊地板是深灰色水磨石,一米高的墙裙刷着绿色油漆。林满慧双手交叠放在身后,贴着墙裙,丝丝凉意自掌心传来,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到易和裕干燥而温暖的手心。

    她这一分神,小杨的眉毛便皱了起来,声音也大了起来:“这位同学,你没听到吗?这里不是你待的地方,赶紧走吧。”

    走廊回音大,听到外面的动静,温友亮板着脸走出来,呵斥道:“吵什么吵!”

    小杨吓了一跳,忙挡住温院长的视线,上前对林满慧说:“同学,你跟我走。”

    没想到温友亮眼睛尖,一眼便认出了林满慧,冷笑道:“原来是你啊,你是哪一级的?班主任是谁?胆子不小,一天到晚往办公楼跑。”

    林满慧抿嘴一笑:“我奉师母之命跟着厉老师,免得再被你气出高血压。”

    温友亮一阵心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半天没有说出话来。现在的学生胆子这么大吗?敢和堂堂的学院院长叫板!

    厉浩正听文校长介绍两位来自评审委员会的人,听到门外林满慧的声音,有些不放心,走出来交代她:“我没事,你别担心。”

    林满慧点点头:“老师,我就在门口等你,有什么事就叫我。”

    见她如此关心自己,厉浩心中感动,喉咙口似乎塞了团棉花,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自己六十岁的人了,教书育人无数,却只得这么一个林满慧,亦徒亦女亦友,贴心、温暖。这让他心中升起一股向上的劲头——

    哪怕只是为了不让她失望,也要坚持到底、不畏艰难、努力争取胜利。

    厉浩“嗯”了一声,转身进了会议室。

    温友亮狠狠地瞪了林满慧一眼,从鼻子里发出重重的一声“哼!”心里想着,也不知道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学生,看模样不过十七、八岁,回头跟管本科生教学的副院长打个招呼,约束约束。

    林满慧没有理睬他那不怀好意的目光,竖起耳朵听着会议室的动静。

    一个身穿黑色西装、低沉稳重的男人和厉浩握手,示意他坐下,非常客气地自我介绍:“厉教授您好,我是科技部的易朝阳,这次的科技技术进步奖申报由我负责对接工作。”

    易朝阳。林满慧在屋外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心中不禁有些诧异,这不是易家的人么,怎么亲自过来了?

    殊不知屋里的易朝阳也在暗暗纳罕。被易家家主看中,当作继承人培养,却因为身体原因被打入第二梯队的易和裕,第一次对外发出指令,竟然是让他搞个指标让京都农业大学的厉浩教授顺利入围华夏科技进步奖?

    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才小用么?

    所以,易朝阳亲自过来,打算会一会这个厉浩,到底是何方神圣。

    双方打过照面,简单聊过几句,易朝阳便知道厉浩是个真正做研究的科学家。他在科技部从底层慢慢升上来,对这样的科学家十分欣赏,便看向文校长,目光里带着一丝不解。

    “厉教授成果斐然,种植的野生变异兰花拿过三次全国兰花展览会金奖,在《世界花卉研究》杂志发表的论文世界瞩目,申报农业科技进步奖我们全力支持。不知道为什么贵校却没有把这么具有竞争力的项目送到科技部来?”

    文校长咳嗽一声,他事务繁忙,哪会对每一个教授的研究内容与成果了如指掌?他笑着解释:“指标我们是下达到各个学院的,至于学院层面是如何评选,我们学校也不好插手。”

    说完这话,他示意温友亮说话:“具体的情况,还是请园艺学院的温院长来跟易司长汇报一下吧。

    易朝阳点点头,看向温友亮。坐在他身边的年青人取出纸笔,面无表情地做着谈话记录。这让温友亮有些紧张,悄悄咽了一口口水。

    易朝阳微微一笑:“温院长不必紧张,就是聊聊天。你们学校、学院层面的管理,我们也不会插手。”

    听到他这么说,温友亮稍稍放松了一些:“是这样,今年学校给我们每个学院下达的指标只有一个,园艺学院申报了两项,经教授委员会评审,最后厉教授的这个项目因为成果展示度不够、团队成员过于单薄,所以很遗憾没有推选上。当然……这一次的失败并不是说厉教授的研究不深入,可是没办法,只要是竞争就有输有赢嘛。”

    易朝阳依然面上带笑:“哦,只有两项。我过来之前查看了贵校提交的材料,园艺学院推选的是五种花卉栽培技术,负责人是温院长,是吧?”

    明明易朝阳脸上笑眯眯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温友亮却心里打起了鼓。天生好钻营的他,面对部里的领导,骨头先就软了。

    他讨好地回答道:“负责人的确是我。研究团队是我们学院做花卉创新研究六位教授,大家齐心协力,排名不分先后,只是推选我来牵个头,惭愧、惭愧。”

    易朝阳继续问他:“既然是五种常见花卉,那……研究兰花栽培技术的厉浩教授为什么没有进入你的团队呢?”

    温友亮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应对。难道说,本来是在自己团队的,但厉浩拍着桌子骂他强行整合全院资源、搞些假、大、空的东西,愤而退出?

    易朝阳转过头,语调温和地询问厉浩:“厉教授,您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不参与温院长的团队?”

    厉浩一肚子的话,正愁没地方说呢,像竹筒里倒豆子一样,把前因后果说得清清楚楚。

    温友亮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文校长的脸色也渐渐阴沉下来,咬着牙看向温友亮,压低了声音道:“你这是怎么当的院长?太让我失望了!”

    听完厉教授的话,易朝阳表情淡淡的,似乎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

    文校长的话落到易朝阳耳朵里,他的脸上渐渐浮起一个嘲讽的笑容:“文校长,我记得科技部给学校下达指标的时候曾经说过,原则上每所高校分配五个指标,但如果遇到成果特别突出的,指标可以酌情增加,务必要让扎根田野、促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项目得到肯定与鼓励。是不是?”

    文校长额头有冷汗冒出,他哆嗦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条蓝白格子的手帕,在头上擦拭了两下,点头道:“是是是。”

    易朝阳道:“既然如此,为什么贵校并没有主动与科技部联系,差点漏掉一个潜心在农场种花十年、斩获无数荣誉、成果卓绝的好教授?”

    文校长只得低下头,面露愧色:“是我失察,是我失察。”

    易朝阳再转过头问温友亮:“温教授,你既然当团队负责人,那请问你与团队成员相比,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呢?”

    态度平和、问题尖锐,温友亮感觉后背冷嗖嗖的,喉咙口堵住,半天才说出一句:“多得同事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