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7章 第 87 章

    一说起生意经, 林景严便眉飞色舞。

    读了四年大学,一肚子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知识,分配到商务部工作了一年多,虽说专业对口, 但更多的是商务运行与政府管理工作, 哪有亲自做买卖赚钱来得爽快?

    林满慧就靠在客房花厅门口,看林景严斜坐在罗汉床上与易和裕侃侃而谈。易和裕微笑而立, 时不时插几句嘴, 挠挠他的痒处,这更让林景严欲罢不能。

    “怎么样才能把花卉卖到外国去?”

    “哪些国家花卉市场, 尤其是精品花卉市场活跃?”

    “景严哥能不能弄到进出口贸易清单?”

    “今明两年有没有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

    一问一答,一个了解外贸规则, 一个眼光独到人脉广, 两人越说越投机,林景严恨不得拖着易和裕拜把子。先前还想着小妹收他为徒,自己可以充充长辈,现在却觉得“景严哥”这个称呼也不错,拍着他的肩膀喊起了“和裕兄弟”。

    现在是1982年五月底, 上半年的外贸订单基本都已经到位。八月份羊城将有秋季出口物资展览会,在此之前易和裕开公司、准备样品, 林景严摸清外贸规则、提交辞职报告,时间应该是足够的。

    说干就干。

    “和景花卉贸易公司”公司顺利注册,既是易和裕中的“和”字与林景严中“景”字的合体, 又与《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相应, 寓意很好。

    易和裕准备先打开国内高端花卉市场,等到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时,再扩展到海外市场。顺便研制营养液、全面进军花卉市场。

    高端花卉市场以质取胜,营养液市场以量取胜。双管齐下,两年后见真章。

    公司的第一笔订单,就从这盆变种“魏紫”开始,这盆花被易和裕取名为“锦紫蜜香”,紫色层层晕染,如锦似缎;花香似蜜,沁人心脾。

    牡丹用木系异能催开一朵,还有十几个花骨朵含苞待放。当牡丹花运到碧海阁时,易秉松激动得恨不得马上据为已有。

    “和裕,不必卖给旁人,爷爷买了。多少钱?一万、两万?”

    易和裕微笑道:“爷爷,只是借您一个地方摆一下花,顺便搞个竞价会。这花不能卖给您,易家内部交易不算数。”

    易秉松这才想起,家主试炼是有一条这样的规则。他绕着牡丹转了几个圈圈,吩咐底下人拿出照相机拍了无数张照片,无奈地叹道:“可惜!”

    京都有钱人不少,只是运动期间相对低调。改革开放之后,这些人才慢慢挺直了腰杆,敢在人前露富。

    人人都想衣锦还乡,赚了钱若是没地方得瑟,对某些有钱人而言真是一种痛苦。

    在晋城做煤矿生意的董兵董老板、在京都开建筑公司的甘荣甘总、开文化传媒公司的曹琛、开运输公司的徐伟平、啥也不做闲时倒腾点古玩的艾丰收。当这五个人同时接到唐良锦的电话,收到一张附有牡丹照片、一份新品证明书、一张邀请函时,都有点激动。

    这五个人与易秉松一样,好牡丹。

    牡丹花开,名动天下,国色天香,灿烂似锦。都是生意人,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这个爱好还能讨个好彩头。

    就算不太懂什么新品种、什么栽培技术,这五个人也喜欢没事就开个品评会,一边赏牡丹一边喝茶谈生意,附弄一下风雅,在牡丹圈里挺有名气。

    虽然有名气,但生意人在专门从事牡丹栽培研究的农科院教授面前还是少了些底气。他们平时见到唐良锦都十分客气,虚心请教、恶补牡丹知识。

    这一次竟然能收到唐教授的电话,真是受宠若惊,马上表示:好好好,六月六日,星期天早上八点,一定准时赴会。

    挂了电话打开邀请函,心中嘀咕:早上八点?干什么要这么早?不过,668,六六发,很吉利,为这个吉利数字,早起也不是不可以。

    一看地点,一个激灵都站了起来,松风苑、碧海阁?这是易家家主的住所!平时自己一个普通生意人,除了有几个臭钱之外,哪里够得上级别踏入碧海阁?

    再一看牡丹花的照片,眼睛瞪得老大,口水恨不得流了下来:光是照片就能让人如痴如醉,那实物得美到什么程度?

    这个邀请函、竞价会等级高,必须去!一定要把这盆牡丹花给抱回家,到时候把圈里人都请过来喝茶,保管让旁人嫉妒得发疯,哈哈哈哈……

    越想越欢喜,个个摩拳擦掌。

    至于邀请函的落款,和景花卉贸易公司?都被大家自动忽略。虽然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但这重要吗?不重要!能够请得动唐老打电话、出证明书,搬得动易家家主腾地方,这背景……啧啧啧。

    六月五日,吃过晚饭后,易和裕向林满慧告别:“师父,明天竞价会开始得早,我中午回来陪你吃午饭。”

    林满慧却问他:“不会有人搞破坏吧?”

    易和裕微笑:“易家家主的住所,哪个敢来搞破坏?”

    林满慧却有些忐忑,徒弟培育出来的牡丹,第一次参加竞价会,可不能出纰漏。易家未来家主试炼,竞争者那么多,易和裕的老爸又是个渣渣,万一使出个阴招怎么办?

    易和裕看她担忧,柔声道:“那这样,明天一早我带你一起去参加,怎么样?万一牡丹有什么事,依你的本事肯定能救回来。”

    林满慧一颗心落地,站起身道:“好!我亲自守着,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林满慧让易和裕的眼眶有些发热。明明只有十八岁,却像位见惯风雨的长者,努力伸开双臂护卫着属于她的一切。

    能够成为她护佑的对象,是何等的幸运!

    易和裕晚上依然离开,他从来不在别院过夜。虽然别院的房间有十几间,三重院落相隔甚远,但他有自己内心的坚持。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易和裕便坐车过来,接上林满慧一起往清翎山进发。

    林满慧与冯英同行,梳着大辫子,穿一套普通工作人员的衣服:白色长袖上装,黑色长裤,一双黑布鞋,看着朴实无华。

    易和裕刚刚皱起眉毛,林满慧便笑着说:“就当我是个随从吧,千万别惊动了家主。”霍泽曾经向家主汇报过自己可能是修真之人,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易和裕这才舒展眉头,终归还是舍不得她只是个随从,从口袋里取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金制徽章,别在她衣领之上。

    冯英坐在副驾驶,与霍泽对视一眼,眼中多了丝感动,却都没有吭声。

    易和裕细心解释道:“易家家主试炼,每名参赛者都会得到三枚特制的徽章。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枚都代表着参赛者对伙伴的认可。”

    林满慧低头看着衣领上的徽章,果然在那徽章中间看到一个“裕1”字样。她哈哈一笑:“那我现在是你的第一个伙伴了。”

    易和裕笑道:“是的!”

    自此绑在一根绳上,再大的风雨一起抗,天大的富贵一起享。

    汽车质量很好,轮胎擦地的声音极其轻微,在山道上开着也又稳又快。

    清翎山风景秀丽、植被丰富,浓郁的木系能量扑面而来。林满慧打开车窗,任山风吹进来,早上的晨雾带着丝水汽,调皮地拍打着她的脸庞。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幻,因为有山坳、大树的遮挡,朝阳柔和的光芒明明灭灭,变化的光影投射在满慧的脸上,宛如教堂里的彩色玻璃,散发出一股神秘的美。

    易和裕转过脸去不敢再看,耳根微红。

    第一次来到松风苑,林满慧的眼睛有些不够瞧。从山脚一直绵延到山腰的建筑群,都是松风苑的地盘。

    碧海阁位于半山腰,从山路径直开入,穿过一个极大的停车场,前面就是一道三米高高的红色砖砌围墙。霍泽没有停车,径直开到围墙正南向的大门,一路畅通无阻,进入里面的私家停车场。

    牡丹竞价会,在碧海阁的会客厅举行。

    林满慧紧跟着易和裕走进会客厅,霍泽与冯英护在他俩身后。

    那盆“锦紫蜜香”摆在大厅中央,四周用绸布围住,看不到真面目,但是那花香却怎么也遮不住。就连端茶倒水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多看几眼,心中嘀咕:这花也太香了吧?

    一切进行得井然有序。

    易家家主易秉松与唐良锦端坐主人位,随意说了几句场面话。

    易和裕站在易秉松身后,冲与冯英一起站在角落的林满慧眨了眨眼睛。难得见到他如此调皮的表情,林满慧忍不住莞尔一笑。

    煤老板董兵是暴发户,从座位上站起来,挺着大肚腩第一个说话:“易先生、唐教授,今天有幸成为碧海阁的座上宾,真是我老董的荣幸,感谢感谢!”

    建筑公司老总甘荣脸庞微黑,体型瘦小,看着不太起眼,他也跟着打了个哈哈:“能与易老先生、唐教授同好,共赏牡丹,荣幸荣幸。”

    文化传媒公司的曹琛、运输公司的徐伟平都是京都人,家里人有些背景,态度倒是不卑不亢,拱手道过谢之后问道:“竞价会怎么搞得这么神秘?牡丹是什么样的名品?”

    艾丰收与易家是世交,嘻嘻一笑:“易伯父,您在碧海阁整这么一出,是要给谁撑场子?和景公司是谁开的?”

    易秉松拍了拍易和裕的手背,看了一眼底下五个人,郑重介绍:“这是我的大孙子,易和裕,和景公司……是他开着玩的呢。”

    说罢,他对易和裕道:“来,跟这些做生意的前辈们问个好,将来总免不得打交道,大家和气生财,共同致富。”

    易和裕上前一步,行了个礼,简单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