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参观

    再次看到夏云卿已经是三天后了。那天正好是周五,江南乔按计划与迅达科技的智慧养老项目负责人石家明约好了下午的现场参观。

    中午,夏云卿出现在了他们报社的楼层中,径直朝着江南乔的工位走去。周围依然有指指点点或躲躲闪闪的窃窃私语,但夏云卿毫不在意,走路带风的强大气场倒是衬的那些流言蜚语都不入流了起来。

    直到她人走到跟前了,江南乔才从一堆材料中抬起头来,见夏云卿光彩依旧照人的模样,江南乔开心地站起来:“云卿,你今天好漂亮呀。”

    夏云卿倒是一点不谦虚,双手抱胸笑道:“漂亮不是我的常态么?”

    她看了看南乔凌乱的桌面,皱眉道:“下午有任务?”

    南乔点点头:“对啊,去迅达采访。”

    夏云卿意外地挑了挑眉,转而说道:“本来中午想约你吃饭的,既然你有任务,要不改成晚上?”

    南乔没有异议,她反正怎么都是一个人,什么时间都无所谓。

    上次徐亚亚的事情之后,夏云卿就想找江南乔一起吃饭,但两人工作时间不同,她又要谈恋爱,一直没找到机会。

    两人虽说是高中同学,但上学时基本也没说过几句话,反倒是这两个月,频频有了交集,阅历增长了见识,夏云卿自然看清楚了,南乔是个可交之人,便有心和她好好相处。

    夏云卿问她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南乔回来时间短,对c市并不十分熟悉,自然客随主便。

    夏云卿挑了几家餐厅发给她,让她自己选一家,南乔看了看,都是些人均快上千的豪华配置,心中暗暗咋舌,倒也明白了夏云卿的重谢之意。

    有钱人表达谢意的方式,可能就是壕吧。

    下午去迅达,江南乔依然和李享搭档。

    这两天她也试图问韩语诺要不要一起去,但听秦姐说韩语诺推掉了迅达的采访,接受了万主管别的任务安排,已经出差去了,南乔没有感到很意外,内心其实还算是舒了一口气,如此反倒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苏见谦知道她的采访时间,特地发了信息表示自己下午要开股东会,可能没有办法全程陪同。江南乔倒是觉得约的这个采访时间真是巧到妙极。

    石家明在迅达科技属于研发部的部门经理,这款智慧养老的人工智能系统主要就是由他来联系牵头了国内外几所科研院所一起参与的。

    有苏总的耳提面命和反复交代在先,石家明自然提起十二分的精神,耐心又周到地带江南乔和李享参观项目实验室和其他的功能区。

    石家明能成为迅达的技术骨干也是不无道理的,通过简单的沟通,南乔看得出来,石家明是个地地道道的务实派,不但把技术层面的专业知识解释地通俗易懂,并且对各个环节的细节也是娓娓道来,南乔花了一星期时间没搞明白的很多问题被石家明三言两语一点拨,一下子就通透了。

    “江小姐应该看过《超能陆战队》吧。”参观到成品实验室时,见南乔对他们摆放的小零件很感兴趣,石家明有意把项目研究情况说的更直观一些。

    “当然啦。”南乔边好奇地蹲下身盯着一个小机器人看,边笑着回道,“大白超级可爱。”

    “其实大白也是我们这个项目团队最佳的结果设想。”石家明推了推眼镜,接着说道,“日本的养老院已经有类似起重信号架之类的装置来托举和挪动病人,也有一些地方使用可充气的装置帮助病人挪动。我们目前最先进的ai技术已经实现了很多大白身上所具备的单一功能,比如eem机器人可以用多种语言发表演讲,asimo具有识别面部、声音及手势功能,并且可以自我决定如何回应;atlas有跑步能力,即使在困难地形也能发挥地很好;还有最简单也是已经在市场应用比较广泛的语音对话功能,可以满足基本的人机对话需求。”

    “大白虽然是一个完美的电影描述,但其实这个机器人的基础材料,即碳纤维已经解决,声纹唤醒也可以实现,充放气是最简单的功能,也没有问题,只是目前我们科技面临的一些比如医学数据库、医疗扫描技术、更强大的盔甲系统和安全系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但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出真正的大白只是时间问题。”

    南乔越听眼睛越亮,她知道人工智能是目前的大热趋势,对未来科技的智能化发展也一直抱有很大的期待,当初接到这个采访任务时,她设想过等她年老时,智能家居机器人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居家必备品,它可以帮助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健康监测、居家护理,甚至可以实现人机互动,进一步满足精神需求。现在看来,一切都有实现的可能。

    石家明见南乔兴致盎然,分享欲就更旺盛了。

    “在智慧养老方面,其实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和系统挺多的,比如一键呼救系统、健康监测一体机等等,有不少已经作为政府的民生项目进行了很好的推广。我们之前做过比较详细的市场调研,发现部分产品功能相对单一,所以我们这个项目在立项时就针对用户需求和产品痛点,做了很多的设想和变革。可以这么说,对比现有的智慧养老,我们突出的地方就在于综合和创新。”

    石家明确实是投入了十分的心血在做这份工作的,很快他说出了自己的原因。

    “我之前给我的父亲买过一个可以语音交流的播放机,本来是给他听戏曲的,后来发现父亲更喜欢跟这个播放机聊天,我觉得相当有趣,也感受到了对老年人来说,精神层面的需要更应该得到重视。你看,即使是冰冷的播放机,也能让父亲像得到了玩具似的开心,如果我们研发的产品有更智能的对话、更可爱的外表,再结合功能性,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石家明一边解说,一边带着南乔和李享穿过成品展览区,到了他们设立了层层保密关卡的另一个科研办公室。

    一进去,南乔就看到不少年轻人在不同的机器面前忙碌着。见到石家明带人过来,大多数人都没有太在意,继续专注自己手上的工作。

    石家明自然地放轻了脚步声,低声介绍道:“这些基本都是我们合作的高校里的研究生。”

    江南乔十分敏锐,主动问道:“这里可以拍照吗?”

    石家明迟疑了下,还是点了点头笑道:“你们拍的都是人,数据都在电脑和人脑里。虽说项目还在研发阶段,但我们本身就是跟政府合作的,最后也是要投入市场的,没有太严格的保密要求。”

    虽然石家明说的挺大方,南乔还是感受到了他的小心翼翼,她跟李享互相对看了眼,李享摊了摊手表示拍不拍这里无所谓,南乔也收起了专业设备,只专心做好参观者。

    她不懂具体的科研,但也清楚,有不少意料之外的科研成果可能来自研究员在研发过程中的突发奇想或者是实验偏差,科学史上这种故事比比皆是,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青霉素的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