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2章 第72章

    五日转瞬即过。

    晨起开门,苏棠便从姜雨那得了份名单。

    “曲迎娣,十一岁,家住县城西南艾山村,不识字。”

    “牛二花,十二岁,家住县城富贵街,不识字。”

    “仇豆花,十一岁,家住县城北面水都村,不识字。”

    细数了数,竟有十七人报名,比苏棠预想中多了近一倍。

    端详着这份名单,苏棠发现大多数都是周边村子的少女。即便是县城户籍,也是来自富贵街这样贫穷混乱之处。

    不过既然孔老夫子都说“有教无类”,苏棠自是不会挑剔。

    只要好学上进,没有难改恶习,苏棠很愿意帮助这些女孩子能有一技之长。

    也因是这样,苏棠定学费时就比旁人少得多。

    一年半贯铜钱,就算是贫苦之家,攒攒也能存下,更不必说略富裕些的人家。

    要知苏棠可是事前打听过的,城中收学徒,束脩最便宜的也要一年三两银子,更不必说平日里孝敬师傅的支出。

    古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华夏的徒弟可是要给师傅养老送终的。

    当然,苏棠并不需要这些“孝敬”,只需她们毕业后在苏记做工一年,月例照发。

    苏棠并不以收徒为主要营生,且女子学艺本就艰难,若定价过高,恐怕没人愿意送家中女儿来学。

    “小雨儿,带她们来后面吧。”苏棠吩咐姜雨一声,又让时蓓先照料着门面,便往休憩室走去。

    昨夜铺子下钥后,苏棠三人便将休憩室的布局略微改变,摆上四套借来的桌椅。

    实在不是苏棠吝啬。

    只是时间紧,木匠那边手中又有活,苏棠下单的五套桌椅连一半都还没做好。

    “掌柜,人都带进来了。”姜雨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一串比她小不了几岁的女孩子。

    年纪虽相差不大,但却是天壤之别。

    几月前的姜雨,还是个灰头土脸、穿着破烂的的小姑娘。

    苏棠还记得当时光给姜雨洗手,就打了三盆水。

    现在面前的这批小姑娘们,除了衣着干净些,其余没比当时的姜雨好到哪里去。

    衣服上补丁摞补丁是寻常,苏棠还瞧见几个脚趾露在外面的。

    现下才不过秋日,就有女孩手上生有冻疮。

    可见是往年受了冻,一直拖延着没好。天气稍有变化,碰了冷水便会复发。

    苏棠这才体会到屈子所说的“哀民生之多艰”有多深刻。

    只是自己也不是救世主,没办法将所有女孩都收为徒弟。

    苏棠忍不住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