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七章下一步行动

      带回来的山楂卖光了,王光辉的“推陈出新”被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得通,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郝振山同样从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方的一抹曙光。下班前,他给王光辉打了电话,约王光辉见一面,说商议一下下一步的行动方针。
  二人在一家银行门前如约相见了,郝振山喜笑颜开:“小王,你真行啊,一百多斤山楂,一上午你就卖完了,令人钦佩。”
  谁都愿意受表扬,王光辉同样喜笑颜开:“这就是网络销售的优势,要么人家就开网店呢。”
  “那也不一样,同样开商店的,有挣钱还有赔钱的呢。”
  对这一点,王光辉当然认同,同样是网络直播,刷单额还不同样呢,还有一点,王光辉也有充分的认识,那就是,卖货得看是什么货,什么货在什么季节卖,还得看你是怎么个卖法。
  “也是你家的山楂品质好,我敢和顾客夸囗,现在又是水果淡季,当然好卖了。”王光辉这样分析。
  郝振山笑:“是呀是呀,缺一不可的。”
  “行了,咱们进去取钱吧。”
  按王光辉的要求,买山楂的顾客都把钱打到王光辉的银行卡里了,王光辉说货到付款,她那些粉丝谁都没那么做,货没到就都付款了,十块二十块的。
  郝振山接过那笔钱时,乐得差点蹦起来,心想爸妈收到这些钱,别提会有多高兴了,就凭这三百来元钱,老两囗能过上好几个月呢。
  “那,下一步,你看怎么办?”郝振山问王光辉。
  “这还用问我吗?”王光辉说,“你家地窑里还有一筐呢,你想办法把它拿过来呗。”
  郝振山却难住了,摇摇头头说:“拿过来倒应该,可是怎么拿呢?又没有直通车。”
  王光辉同样为难起来,再租车去吧,四十多斤的山楂,卖的钱还不够租车的费用呢。她说:“要不,你回去一趟吧。”
  “我回去?那还得等到星期六。”
  “你就不能请两天假呀。就那四十多斤货,你背回来不就行了吗?”
  郝振山犹豫着,好像有一个天大的难题摆在他面前。
  “行了,就这么定了。”王光辉替郝振山做主了,有点像她妈替她做主。
  郝振山轻咧一下嘴。
  王光辉想了一下,又说,“唉,你爸不是说,在你们村里,家家都还能有山楂吗?”
  “那是呀。我听爸妈说过,咱们那的山楂,每年都得烂一些,最后就扔了。你要干啥?”
  “卖呀,拿回来卖呗。”
  郝振山连连摇头:“那可不行,弄回来那么多,一时卖不了要烂的,山楂离开地窑放不了几天的。”
  王光辉又想了想,说:“这样吧,你这次回去呢,一个是把你家那一筐山楂背回来,第二呢,你到村里大略统计一下,看大家还能有多少山楂卖。”
  “我不说过了么,弄来那么多不行,卖不了要烂的。”
  “你照我的话去做,我知道怎么办。”
  “可是,那一筐山楂好几十斤呢,你叫我怎么背呀?”郝振山又把问题绕了回来。
  王光辉瞥一眼郝振山,心想这“国”字脸的人,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坚毅刚强啊,就这么点小事就能把他难住,看来“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反过来用也合适。她不满地说:“你一个大男人,四五十斤的货就背不动吗?”
  “我倒能背动,可那下了汽车上火车的,能那么容易吗?”
  “那你说怎么办?还租车?”
  郝振山倒没往租车方面想,他想的是,也就几十斤山楂呗,处理不了顶多就扔呗。他说:“租车就不值得了,我看就算了吧。”
  “算了可不行,那可是你爸妈的劳动果实,你爸妈的钱啊。我再和你说啊,你回去除了把你家的那些背回来外,更重要的是,你统计一下你们村里还有多少山楂能卖。”
  “我不和你说过了么,弄回来多了不行。”
  “我叫你先统计一下,又没让你真买,统计完了我会有办法的。”
  看着王光辉那成竹在胸的神态,郝振山还是满心疑虑,但最终,他还是答应了。
  “那,咱们去吃点饭吧。”郝振山提议。
  “不行了不行了,都这时候了,我哪还敢和你吃饭呐?”
  郝振山奇怪地眨巴着眼睛:“怎么就不敢呢?”
  王光辉的电话响了,她掏出来看了一眼:“看,我妈。”随后接通,“妈,我在车上呢,这就到家了。”
  郝振山更感奇怪:她明明和我在一起,却为什么不说呢?难道······
  郝振山当然不知道,王光辉为什么要对她妈行骗。
  急急忙忙往家走,刚才郝振山的表现,却还在王光辉的头脑中萦绕,让她不理解的是,山楂卖了钱到手了,他郝振山都快乐出鼻涕泡了,一说让他回家背山楂,他竟难得就像让他上天似的,这长着“国”字脸的人,到底属于哪一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