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六章感恩

      星期六,王光辉开上她的车,和郝振山来到了郝家堡。
  夏末季节,城市在喧闹中热浪滚滚,人们通常要在那热浪中努力奋斗,或是忘我打拼,而在这大山沟里,却绿树掩映,溪水潺潺,倒让这儿的世界多了几分宁静,多了几分清凉。
  郝振山甭提有多高兴了,心中又一时时涌上几分激动。
  当得知王光辉是带着钱去郝家堡,是为他家解决燃眉之急时,郝振山感动得不知说啥为好,他曾一度想,她王光辉家的经济条件,可太好了呀,拿出个几万块钱玩儿似的,正如许处长说的那样,“这样的家庭条件,你上哪碰去呀?”当他想起自己对王光辉的心态时,未免有些愧疚,难免有些自责,难免感到自己太不识好歹,于是他又想,自己这辈子呀,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就娶她胖丫王光辉了,什么玲珑剔透,什么小鸟依人,什么陈静马静王静的,统统小咸鱼一串,一边晾着去吧。
  然而想归想,世事不可能按谁的想象去发展,此一时彼一时,谁知道将来谁会走到哪一步呢?
  郝振山的爸妈都在家,听到外面汽车声,二人从窗户往外一看,见郝振山和王光辉从车上下来,推开院门走了进来。
  二老赶紧迎了出去,站在院子里和王光辉她们打着招呼。
  “爸,妈,咱们回来,是光辉特意给你们送钱的。”郝振山见面就说,有些迫不急待。
  听了郝振山这话,王光辉感到心里甜甜的,暖暖的。认识郝振山几个月了,郝振山还第一次叫自己“光辉”,让她立时觉得,她们的关系变得亲近了许多。
  二老听了那话,先是愣了一下,遂即明白了,就都现出了无限感激的神情。
  进屋落座,王光辉从包里拿出两万元钱,规规矩矩地交到郝振山妈手上,说:“婶儿,这是两万元,您点点。”
  郝振山妈感动得泪眼汪汪的,就差给王光辉跪下了。她连连说道:“孩子,谢谢呀,可真得谢谢你呀。”
  “婶儿,您不用谢我,这是我妈出的钱。”王光辉很及时地往妈脸上贴金。
  “那就再谢谢你妈,你们家可都是大好人呐。”
  郝星站在一边,一直陪着笑脸,那份感动,仿佛王光辉救他家于水火一样。
  看着感激涕零的二位老人,王光辉笑着,心中却五味杂陈,诸多思绪诸多感想齐聚心中,而最让她体验深刻的是,当一个人在最困难、甚至难到迫不得已向别人求助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热切地希望有谁能伸出援手,为他们解决危难啊,而当那个人出现后,他们又是怀着一颗怎样感激的心,向你表达感激表过谢意的呀。王光辉为自己能是那个人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真得谢谢你妈呀。”一向少言寡语的郝星,也一改常态,“小王姑娘,你不知道,为这两万块钱,我和你婶都愁得吃不下睡不好的,这下好了,你、你们,你和你妈可都是菩萨心肠啊!”
  王光辉笑着,对那“菩萨心肠”,內心却并没完全接受,因为她清楚得很,是自己经过了哪种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换来妈那令人感动的“菩萨心肠”。
  而郝星呢,从王光辉这两次来收购山楂的事上,他就看了出来,别看王光辉年龄不大,但她懂事理,有心计,而且很有同情心,他常常想,如果王光辉真能成为自己的儿媳妇,那该有多好哇。
  “爸,还有一件事,”郝振山说,“光辉让咱把地窖扩大些,等今年的山楂下来,咱把我二叔他们的山楂都收来,放窖里储存着,你看行不?”
  “那太行了。”郝星立刻答应了。
  “再有呢,光辉说,她买一些种羊给咱养,等种羊下了羊羔后,羊羔咱留下,把种羊还给她,这样,咱家就有羊可养了,慢慢的,咱家也就有钱赚,也就能摆脱贫困了。”
  “哎呀,那可太好了呀。”郝星更加兴奋。
  郝振山妈上前拉住王光辉的手,仿佛遇到了大救星,泪水不由渗出了眼窝。她用手擦了擦泪珠,说:“好孩子,你可真是个大善人呀,咱家早就想养羊了,就愁没钱呐。”
  二老流露出来的感激之情,让王光辉很受触动,她更加确信,把羊放到这里寄养,绝不会出现如她妈所说的那些问题的。她说:“婶儿,你们生活困难,我帮帮你们,这是应该的。”
  此行的目的基本达到,王光辉和郝振山来到后院。若大的院子里,那片山楂树已经结满了果子,绿油油的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地上收拾得很干净,有些零星的杂草点缀其中,几只鸡在悠闲地觅食,不时发出几声“咕咕”的叫声,叫人不能不感到这田园生活的恬淡和惬意。
  王光辉和郝振山在山楂林间信步走着,看着硕果累累的枝头,王光辉情不自禁地说道:“这山楂长得可太好了,等过些日子它成熟了,我就过来收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