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章新构想

      一大早,马向原就把郝振亮领到沟里一个叫“砬门”的地方。
  “砬门”,是该县的边界地带了,也是郝家堡这大山沟最里边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之所以叫“砬门”,是因为在这沟膛子两侧,各有一座陡峭的山砬子相对站立着,中间约有五十米宽,两座山砬子如同两个门框,如果中间再安上一扇“门”,那,这个“门”就完整了,所以,这儿才叫“砬门”。郝家堡村前那条小河,就是从那沟里流出来,途经这“砬门”流过去的。
  马向原和郝振亮站在“砬门”中间,马向原朝两边的山砬子看了看,指着两边的山砬子问郝振亮:“郝支书,你看这个地方,干什么最好?”
  郝振亮也往两边看了看,反问道:“你说呢?这地方干啥好哇?”
  “修水库哇!”
  “修水库?”
  “是呀。你看啊,这两边是山崖,当中就这么宽,咱只要把当中那么一堵,一座小型水库不就建成了吗?”
  “那倒也是,可是,咱们修了水库能干什么呢?”
  “养鱼呗。”
  郝振亮笑了,确切地说,是苦笑。之后他说:“要说养鱼么,我可得给你泼点冷水了,前些年,草河那边有人养过鱼,可是后来都赔了,现在,他们连鱼塘都填上了。”
  “这我倒听说了,可是他们养的是鲤鱼和草鱼,对吧?那种鱼不值钱,咱不养那种鱼。”
  “那你打算养什么鱼?”
  “中华鲟,咱养中华鲟鱼。”
  接着,马向原把养中华鲟鱼的要领一一道来,什么水温啊,饲料呀,捕捞期呀,市场价格呀等等,说的明明白白。
  “听你说这意思,你原来是养鱼的了?”郝振亮打趣地问。
  “我原来养什么鱼呀?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你到网上查,什么资料都有,还有书本资料,你就查呗。”
  “噢,原来你不是养鱼的呀,是在网上学的呀。”
  “那当然,谁像你,从来不上网。”
  “我想上网也得会呀。”
  “嘿嘿,对了,你不会上网。不过没关系,明儿个我教你。咱说这修水库吧,”马向原指着小河的下游,“等咱水库修成了,下边这么大一片河滩地,咱们可以种水稻,那样,咱郝家堡人不用花钱就能吃着新鲜大米了。现在水稻的产量可高哇,亩产都突破了两千斤,比种旱田可强多了,而且,稻田里还能养鱼养蟹子,这好处可太多啦。”
  修水库能带来那么多的益处,郝振亮哪有不同意的道理?但是随即,他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钱,钱从哪来?
  马向原答道:“咱卖蚕茧有一笔钱了,咱还可以申请抚贫贷款,实在不行,咱再招商引资呗。”
  “招商引资?你上哪招、上哪引呐?”
  “嘿嘿,”马向原笑了笑,“我和你透露个消息吧,前几天,我和王光辉谈过,她对修水库这一计划很赞成,很愿意合股参与,但是,她说她没有钱,出钱得找她妈。”
  “她妈?噢,她妈可不是一般人,你谈得了?”
  “总得试试嘛,实在不行,咱再想别的办法,办法一定会有的。”
  看着胸有成竹的马向原,郝振亮也坚定了信心,不过,修水库那么大的动作,要举全村的人力财力,总得需要全村人的通力支持吧?
  于是这天,郝家堡各家各户的掌门人,包括那五个沟岔屯子里的,悉数来到村委会,专项讨论在“砬门”修水库的事宜。王光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村委会院里坐满了人,一片闹闹嚷嚷。
  会议正式开始,郝振亮喊了好几遍“静一静!”会场才算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