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6章 动静

    后来只听说是他不甘清贫,遂弃笔从戎,进了南军,因能力出众而被提拔,一步步立下赫赫战功,数次平定安南之乱,连广南府附近的俚人部落等都被他压得服服帖帖,不敢轻易搅起事端。

    他虽则是文臣出身,但论武力,据说不比镇北侯差多少,可见其能力卓绝。

    她当年在广南府时,曾远远地见过平南侯郭温一面,一眼就能感觉到他是个外表儒雅温和的文士形象,全然不像是武将,而他在广南府的名声也极好,手握重兵,又正值壮年,若说大周北边的安定靠得是世代镇守的镇北侯,那南边十几年的安稳靠得就是他平南侯郭温。

    比起镇北侯的稳,平南侯的出奇制胜更是用得出神入化,当年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觉得他那人极不简单。

    一个弃笔从戎的文臣,短短十八年便能封侯拜相,这样的一个人物,又怎能说他简单?

    自她回到燕京,开始接收这些朝臣的消息开始,她就在想一个问题,内阁的几位老相爷自不必说,文臣一派看似一派祥和,但他们的本事都不小,手上也权重;而武将,除了四位驻守边关的主将,其他不世出的武将也不少,就如京郊几大营的几个将领,个个精明能干……

    无论怎么看,这大周都是一派安泰兴盛之象,可是她还是从中窥见了几分天机,主强不强,她还在看,未有定论,不过臣确是真强,过于强了,绝非什么好兆头。

    这刘家的气数能到几时,还当真是不好说,赵泠音垂下眼睑,露出几分嘲讽之色。

    “说说那几家有什么动静?”她又问道。

    那几家是哪几家,百部自是知道的,这事是赵泠音走前特意提过的——承恩公府范家、安国公府方家、昌宁侯府姚家。

    “……范家想与二爷结亲,不过范淑妃那边一直没有回应,太后也没言语,范家大小姐今年已经十八了,过年就十九,今年再不定下,就得换个小姐了……虽说范家的几个小姐长相都很出色,不过这个范大小姐才是承恩公府倾力培养的,不用实在可惜,范家便出了昏招……被二爷给躲了过去。”

    赵泠音弯唇笑了笑,还别说,听着这些还挺下饭的,盘子里很快空了,天冬又去给她端了几盘点心过来,赵泠音把点心往百部面前推过去,示意他自取,百部还不饿,他见赵泠音来了兴致,便想趁着有时间多给她讲一些。

    “这位二爷……依你看,他是正巧躲了过去的,还是?”赵泠音扔了块点心在嘴中问道。

    百部笑笑,回道:“哪有这么多正巧的事……”

    是啊,看来这位一直隐形透明的二爷也被“逼”得不得不下场了,只是这样一来,局面恐怕就会有变化了。

    百部继续道:“范四公子脾气冲,不敢与二爷计较,正碰上姚四公子在一旁嘲笑他,二人先是吵了几句嘴,后又动起了手……好在姚七公子来得快,及时带走了姚四公子……当时很热闹。”

    可不热闹么,宫里的太后跟贵妃不和,宫外的承恩公和昌宁侯府也互相看不顺眼,只是这个姚七……有机会她想见一见。

    “苏大公子跟着太子,姚七公子跟着三爷,两边都很热闹……属下那日亲眼见到了那位三爷,生得极好,站在盛名在外的苏大公子和姚七公子身边也毫不逊色。太子平易近人,气度大方,对待二爷三爷的态度更是亲和仁厚……”百部说来也有几分佩服,在这群人精子里,他的主子可要“仙”多了。

    赵泠音不知他的腹诽,她正听的有些出神,这几个皇子……若是生在普通人家,个个都能顶门立户,自有一番作为,可是生在皇家……

    据说直到现在,太子也没有参知过政事,太子今年都已经二十七八了吧,太子没参政,二爷、三爷就更别想了,便是最疼三爷,也没见皇帝对他在这方面有多偏心,也可能是想过的,不过内阁的几位老大人是绝不可能同意的。

    几位老大人倒也请奏过要让太子参政,都被皇帝用些无关痛痒的小借口给打发了,不是一次两次,是屡屡如此,就这么到了现在。

    赵泠音都有些佩服这位皇帝的奇葩行径,不过应该很快就会打破僵局了。

    “太子妃有了身孕,听说皇后高兴坏了,赏赐了许多东西过去。姚贵妃已经在给三爷选正妃了,范淑妃在太后回宫后,已经连着去请了好几次安,听说二爷好事也将近……”

    皇后可不得高兴坏么,太子年近而立,却一直未有所出,虽东宫女子不多,但这委实也有些说不过去,也被皇帝以此为借口,利用了多次……赵泠音都想求问一下太子的心理阴影面积了。

    “燕京城,要热闹起来了。”赵泠音笑道,事多好啊,要热闹……那就一起热闹起来吧!

    “有件事,你亲自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