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章 飒爽与文弱(八)

    皇帝自幼身体便不好,程度比广见更甚,此前曾被预言说他活不过十五岁。

    但他登基时便已是十七岁,虽然时不时会因病长期修养,险些导致大权旁落,可他确实安稳地在皇位上坐了十八年之久,长公主都被她熬死了。以至于许多人完全忘了,他一直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因为有太子殿下在宫中、时不时地给广家递点消息,青玉和广见倒是比其他人更早知道陛下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情况。

    广家出了叛徒一事大概真的让他气愤至极,受此冲击,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病重的消息彻底瞒不住前,陛下已开始断断续续地将许多事交由太子殿下去做。

    只有一个儿子、且这儿子还算争气的好处是,他好赖不必为了继承人的问题为难。

    太子很快便适应了每日要处理无数政务的社畜日常,虽然有些生疏,可大部分事情他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

    所以几个月后皇帝病逝时,太子继位亦顺利至极。

    京城中虽然一片平和,但在距离京城稍远之处,却有人趁势举起了反旗。好巧不巧的,这人还正是当初平南王的手下。

    平南王已被邓大人所杀,他的一些下属运气好些逃过一劫,然他们并没有就此收手,这些年一直在暗中动作。

    广见从同僚和新帝口中得到了相关的消息,何况新帝继位本就需要新的人才,所以他才会让邓珂和姐姐沉下心来,按照自己的步调好好做准备。

    待到平南王下属反叛的消息传回京中,改革派的几个有心官员立刻把自己这边的人推了出来。她们借的是邓大人之名,所以推出的人大都为邓大人的学生,邓珂是她们经过反复商量后才添上去的。

    她们原本以为,这事儿不管怎么说都得受到些许阻碍,哪能想到新帝答应得爽快至极。

    “邓珂姑娘既是邓大人的女儿,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平叛之事就交由邓珂姑娘去办吧。”

    这天晚上,新帝再次一边叹气一边给昔日好友写信:

    “朕还是相信你的判断力,就将平叛之事交给邓姑娘去办吧。但为防万一,朕还是得派一位老将为她保驾护航,这总是合理的。

    “朕听说你之前买到桃花酒的同一条接上,又出现了一家新的铺子,你何时有空,帮朕看看情况去。”

    接到信的广见本想将此事告知邓珂,可惜没来得及。他刚将消息传到中间人青玉那里,就从青玉口中得知,邓珂已经出发了。

    “毕竟是平叛这样的大事,一点时间也耽误不得,你还没回来的时候,圣旨已颁到邓家去了,现在这时间……”青玉瞥了眼窗外的天色:“恐怕已经出城许久。”

    短暂地沉默过后,广见收拾好心情,向着青玉笑笑:“姐姐,若是我离开一段时间,你能照顾好自己和阿瑜吗?”

    青玉睨了他一眼:“广家有谁需要你吗?”

    广见:……

    虽然很想装,但一时之间广见确实演不出深受伤害的感觉,便只能干巴巴地开口道:“好,那我明天就……出发了。”

    青玉好意提醒了一句:“你这体弱多病的,稍微顾下自己,可别拖了邓姑娘的后腿。”

    广见:……

    “我明白。”

    这倒是句实话,他跟到邓姑娘身边后该如何行事,还需考虑得更仔细一些。

    第二日,广见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对外给出的交代是,他旧疾复发需要修养。只有少数人知道,他被新帝派往了邓珂身边,做一些不知是辅佐性质还是监督性质的秘密工作。

    对于邓珂此行,朝中看好的、不看好的各占一半,不过他们的看法不会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当邓珂顺利平叛的消息传回朝中,还是引起了满朝哗然。

    所有人都对着她翘首以盼时,她却突然放出消息表示自己受了伤,需要修养一段时日才能回京。

    这毫无疑问是句假话。

    京中看邓珂不满的人本就不在少数,很快便有弹劾她的奏折被递到新帝案上,认为她居功自傲,需要好好管教管教。

    知道实际情况的新帝一边叹着气,一边将这些奏折尽数压下,同时还得分出些许心力,将实际情况告诉宫外的青玉。

    其实不需要他递消息,青玉也可以猜出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在广见离开前就给过他忠告,要他别拖邓珂后腿,显然这并没有什么用。

    新帝送来的信验证了青玉的猜测。倒下的不是邓珂,是广见。

    广见在能做到的范围内帮邓珂做了不少事,耗费过多心神的后果就是,事情一了他便彻底病倒,连坐着马车赶路都有些困难。

    等他彻底恢复过来、能回到京城,已是一个月以后。

    平叛是大功,论功行赏一事却让新帝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