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7章 第17章

    “回去你就知道了。”

    黎仲天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等会把小饱也喊过来。”

    黎仲天在他临时居住的破屋子前,选了块阳光充足的地方,拜托阿肆帮他挖坑种树。

    这宽叶金檀喜阳喜温,种在这里会比在息风林中长得更好。

    息风林里到处都是参天古树,遮天蔽日,这棵还没长高的宽叶金檀,被挡住了绝大部分的阳光。

    趁阿肆埋头挖坑之际,黎仲天也张忙了起来。

    他和了一大盆黏糊糊的泥水,边用手测试边朝盆里继续加土,一直加到泥水可以挂在手上许久,才止住动作。

    “仲天大哥,你又在做什么?”

    阿肆被黎仲天的动作吸引了,挖坑的动作都有些慢了。

    “分株。”

    黎仲天将和好的泥水置于一旁,又搬来了几块扁平的大石头,齐溜溜排成一行。

    他用斧头背朝石头敲去。

    只见黎仲天稳准狠快,力度恰到好处,即没有让石头完全碎开,又在石头上敲出了多条裂缝。

    阿肆看呆了,拄着手中的锄头开始看戏。

    “你别停,树种好了还有用呢。”

    黎仲天头也不抬地冲阿肆道。

    阿肆忙又挥起手中的锄头,却也不忘一直好奇地打量着黎仲天。

    黎仲天将金皮石斛的老茎悉数切了下来,放入备好的大碗中。

    接着,他将每一株金皮石斛上的嫩茎,都给单独分了出来,一根根塞到劈好的石头裂缝中。

    每塞一根,他就将和好的粘稠泥水灌入裂缝中。

    嫩茎按照一定的间隔排列在裂缝中,等裂缝中排了一溜的嫩茎,他又用泥水将整条裂缝都重新浇筑了一遍。

    泥水凝固后,裂缝里的嫩茎都被固定得牢牢的。

    黎仲天依法炮制,将所有金皮石斛嫩茎,悉数固定在了石头的裂缝里。

    等忙完这些,阿肆的坑终于也挖好了。

    “仲天大哥,这些老茎我帮你扔了吧。”

    阿肆伸手去拿那装满了金皮石斛老茎的瓷白大碗。

    “别,这可是全村的晚饭。”

    黎仲天不顾自己满手干裂的泥巴,将大碗夺了回来。

    “?”

    “我这会去做,能成了就喊大家过来,你先去把小饱喊来。”

    黎仲天捧着大碗,头也不回地朝厨房去了。

    阿肆好奇心大盛,想跟进去看个究竟,但碍于黎仲天的交待,还是先去找小饱了。

    黎仲天洗净了手,连指甲缝里的泥都细细搓掉了。

    他将金皮石斛老茎外的那一层干硬的皮给撕了下来,露出饱含胶质的茎肉。

    这茎肉□□弹弹,汁水饱满却不外溢,散发着清苦的新鲜香气。

    黎仲天将所有的老茎都剥了皮,茎肉全部放在一起。

    他拿出早早就准备好的黄黍粉,这次,没急着先加水,而是取了两根金皮石斛的茎肉,放在小石臼里舂成了黏黏的碎果冻状液体。

    接着,黎仲天在盆子里倒入捣碎的茎肉,又加入半碗泉水,慢慢地搅拌均匀,直到茎肉全部化在水中,他才停下来。

    黄黍粉加入这特制的金皮石斛水中,连揉起来都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黄黍面团不再黏手,在和面阶段都变得劲道起来。

    黎仲天心下大喜,觉得这次做出成功的面食应该是有戏了。

    擀薄、切条、拉长、下锅。

    黎仲天一气呵成,黄黍面条一下锅,小饱和阿肆就敲门进来了。

    “好香啊!”

    小饱深深嗅一口空气,夸张地大叫着。

    “省省你的马屁,水还没开呢。”

    黎仲天不禁觉得好笑。

    “哎?水没开就这么香……”

    小饱吐了吐舌头,凑上前来瞧锅里的面条。

    “这和上次的差不多啊?”

    小饱打量着黄澄澄的面条,没发现和之前的有什么区别。

    黎仲天不睬她,找了个巨大的盆子来,洗净了打算继续和面。

    全村人的饭量,黎仲天已经有了个大致的约摸:只要是新鲜的吃食,他们撑破肚皮也能塞下去。

    想要喂饱这群多年没吃过正经饭的人们,可真是太难了。

    黎仲天把大盆放在桌上,往里倒入了整袋的黄黍粉,这是他抽空磨了许久才磨出来的。

    然后,他把所有的金皮石斛老茎都给剥皮捣碎了。

    黎仲天依法炮制,又搅出了一大碗的金皮石斛水,小心翼翼地浇到面盆里。

    试了下黏度,黎仲天微微点头,冲着阿肆和小饱道:“等下你们吃完了,来把这面和一和,使劲揉就行。”

    这会,阿肆和小饱已经一人端着个碗开吃了。

    黎仲天都不用关心面煮得怎么样了,这两个人全程眼巴巴地盯着,面刚好他们就悄咪咪关火捞起来吃了。

    闻言,小饱和阿肆都重重点头,示意黎仲天放心。

    两人嘴里都塞满了面,根本就发不出声音来。

    黎仲天无奈一笑,朝门口走去。

    “少吃点,等会我给你们煮个加料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