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伯邑考进贡

    转瞬之间,已过七年之久,姬昌也已在朝歌被囚禁了七年。

    西岐的一切事务暂交由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掌管,伯邑考素来以“孝”闻名,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他不忍心年迈的父亲在朝歌饱受牢狱之苦,生了替父受罪的念头,于是找来了二弟姬发商议此事。

    姬发听闻伯邑考要去朝歌,大惊:“大哥万万不可,如今你身负重任,绝不能离开西岐!此番前去朝歌实则凶险万分,前途未卜,还是让我去吧!”

    闻言,伯邑考皱眉,摇摇头,道:“二弟文韬武略,头脑灵通,事事都比为兄强,西岐百姓更需要的是二弟这样的栋梁之才!”

    “不,你是大哥,理应担起家族重任!”

    二人话落,大厅走进一位夫人,正是西伯侯夫人--太姒。

    太娰被一男一女搀扶着缓缓走进,那男子显然听到了刚才伯邑考和姬发的谈话,迫不及待地冲到二人面前,拍着胸脯大声说道:“大哥、二哥,你们莫要再争,此番朝歌之行,你们大可携同前去,西岐的事放心交给我来管吧!”

    “康儿,不许胡闹!”太姒容貌端庄,气质雍容,哪怕是急声怒斥,仪态也丝毫未失半分。

    男子立刻低下头来,原来他是姬昌的三儿子姬康,从小便被娇惯着,整日游手好闲,赏花逗鸟,可以说是不学无术,偏偏又是那极爱出风头的性子。

    “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还妄想着逞英雄!”太姒身旁的女子向姬康使了白眼,语气颇为不屑。

    “筱筱!”太姒淡淡的斥了一句,这女子立刻伸了伸舌头,低下头再不敢多言。

    此女子正是太姒的外甥女杜筱筱,身世凄惨,从小便父母双亡,长成于西伯侯府中。

    太姒这才问起两位儿子:“怎么,你们要去朝歌救你们的父亲吗?”

    伯邑考正色,躬身答道:“是啊,娘,身为人子怎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受苦而不去相救呢?孩儿思量再三,决心已定,莫要相劝。此番前去,时日久远,西岐事务孩儿全权交予二弟处理,还望娘保重身体,莫要牵挂孩儿。”

    话音落,伯邑考转身看着身旁的姬康说道:“三弟,你能知上进固然是好事,但管理朝政之事非同儿戏,你尚且还年轻,好好磨练一番,前途必是不可限量,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要好好同你二哥学习,辅助好他!”

    姬康心里虽失落,但大哥的话却不敢不从,只得点头应下。

    杜筱筱听到伯邑考的话,立刻上前抓着他的胳膊,面露忧色,“大表哥,我不要你离开,你走了就没人陪我玩了,要不?我也和你一同去朝歌吧!”

    伯邑考拍了拍杜筱筱的手,长叹一口气,轻声说道:“筱筱,你如今也是个大姑娘了,怎能老想着玩,大表哥是有正事要做,此番定是不能带你同去的,听话,你就留在西岐好好照顾你姨母。”

    杜筱筱心里不情愿,但又忤逆不了伯邑考,只能噘着嘴应答:“好吧,那你答应我要快点回来,给我带好多好多的新鲜的小玩意哦!”

    伯邑考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子,含笑道:“好,你这个长不大的小丫头!”

    太姒深知这个大儿子的性子,也知道无法阻挡伯邑考的孝心,不由的有些担心他的安危,关切的嘱咐道:“既然是你决定的事情,为娘也不做阻拦,但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跟众臣们商议一下比较好!”

    伯邑考也知道此行非儿戏,便立即召集散宜生和南宫适等人到府商议。

    一番讨论,众臣们都认为此行凶多吉少,大都劝伯邑考不要冒险前去,可伯邑考态度十分坚决,竟无一人能劝的了他。

    众人权衡再三,采取散宜生的提议,以进贡为名,用祖上流传下来的西岐三宝:七香车、醒酒毡和白面猿猴进贡给帝辛,以赎西伯侯之罪。伯邑考觉得此乃良策,第二日便带上三件宝物前往朝歌。

    数月有余,伯邑考终于抵达朝歌,登门拜访丞相比干,实则让其将自己引荐进宫。

    朝歌皇宫,富丽堂皇,极尽奢华;大殿内,歌舞升平,推杯换盏。苏妲己朱唇如绛,媚眼如丝,一身柔骨堪堪倚靠在帝辛身侧。

    比干领着伯邑考晋见帝辛,帝辛只得挥挥衣袖,撇去歌舞。

    伯邑考走上大殿,毕恭毕敬的跪拜帝辛:“罪臣之子伯邑考拜见大王,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妲己见眼前这位男子丰姿都雅,目秀眉清,唇红齿白,脸如满月,言语温和,心中不禁生起一丝爱慕之意,春心微荡,一双媚眼紧紧的盯着座下这位美男子,眼神从未离开。

    帝辛不察,只道:“平身,伯邑考,此次你来朝歌晋见本王,所谓何事啊?”

    伯邑考不卑不亢,答道:“不敢隐瞒大王,微臣此次前来正是想恳请大王释放父亲回西岐,我父亲年事已高,身体虚弱,实在经不起长年的牢狱之苦,微臣愿意代替父亲入狱,以尽为人之子的孝道。此番前来,微臣还带来了西岐三宝进贡给大王,望大王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