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4章 王府(十九)

    李五五被问了诬告贵人的罪名,当堂判罚一百大板,发配军州编管。

    萧明顾听了崔滢的质问,咬牙怒道:“你敢说,你不认识这个车夫?”

    崔滢这才把目光移到“车夫”身上。

    “车夫”笔直站着,一言不发,目光偶尔掠过堂上,眼神却有种说不出的冰冷讥笑,仿佛看到的不是人,而是某种滑稽的死物,看得知州等人心里瘆得慌。

    崔滢轻咳一声,“车夫”转眼看着她。

    她找人传话给他,让他记住,她答应过他的事,一定会做到。

    他十分好奇,就如今她被人退婚告奸,风流传闻满城传扬,自保尚来不及的狼狈处境,她要如何替他实现报仇而又不牵连无辜的愿望?

    她脸上有微微的、温和的笑意,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公堂之上,可不许有半字虚言。否则,刚才那李五五就是榜样。”

    李五五已经被人拖下去,在后堂行刑,惨叫声时不时传来。

    “车夫”听明白她的意思。他慢慢说:“我姓曲,名叫天成,本是尝州下渡县跟口山的山民。如今在卞家赶车。”

    卞玉从怀里掏出当初签下的工约,递给一边的衙役:“这是曲天成来我家时签好的,上面有牙行的中人做保,路引户籍等手续一概齐全,请三位老爷过目。”

    曲天成本是深山老林的避世之民,哪有户籍?这都是卞家得了王妃的指示,着人专程去尝州下渡县,找了差房的积年老吏办下来的。一应手续全都有官府大印,便是青州这边派人去查,那也是毫无破绽。

    知州等人看过,皱眉看着萧明顾,拖长声音问道:“萧小侯爷,你还有何话说?”

    萧明顾阴沉沉地看着崔滢:“你以为这样就能瞒天过海?”他拍拍手掌,从外头的人群中挤出来五六条大汉,朝他翻身拜倒:“标下拜见将军。”

    萧明顾与他们见了礼,傲然介绍:“这是当年供职我麾下的骁勇将士,正好领有军务,途经青州,听说我在此地,特地请求一见。他们曾随我征战多年,对昌县之事知之甚详。知州可问他们,是否在昌县见过这个车夫?”

    为首一人不待知州开口,已抢先答道:“标下识得此人。标下在昌县城郊巡逻时,日日撞见此人与郡主把臂同游。”

    “车夫”怒道:“胡说。”

    崔滢瞥他一眼,目含警告之色。“车夫”霍然一惊,闭上嘴,不再说话。

    那人故意说得暧昧含糊,什么“日日撞见”“把臂同游”之类,本就是等着他出言反驳。只要他说出“我只是教习郡主箭术”或是“我极少与郡主出游”,立时便会让她二人处于尴尬嫌疑之地。

    崔滢见“车夫”住嘴,悬着的心方才放下,冷冷道:“你不过是一个山野小民,贩夫走卒,竟敢对朝廷军士无礼?这几位为国家出生入死,岂是你能大呼小叫的?”

    回身举手于胸,肃容说道:“知州,此人凶蛮不知礼,请着人带下去,痛打十鞭,以示知州教化细民之父母心。”

    知州与通判交换个眼色,彼此都有个共同的看法:郡主这是为了撇清她跟这个车夫的关系,所以才为小事大加责罚。既然知道郡主的心意,再加上郡主这理由也十分冠冕堂皇,相称知州身份职责,于是知州顺水推舟,命人将“车夫”押下去施刑。

    “车夫”望了崔滢一眼,她目光镇定清亮,似是在问:你信不信我?

    “车夫”目中似是闪过一丝隐约的笑意,低下头,默然跟随衙役离去。

    屏风后,女子们悄悄议论:“郡主真是个狠心人,自私凉薄,为了保住自己名节,不惜对枕边人痛下杀手,真是叫人厌恶齿冷。”

    大门外,男人们也在议论:“这女人不是一般人,拿得起放得下。若是个男儿身,说不得,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崔滢目光看向那六条青衣大汉,“你们识得那车夫?那你们说,他叫什么名字?”

    那人比之前的李五五胆大,既不畏惧郡主威仪,也不为郡主刚才的示好心动,咧嘴笑道:“他叫啥,郡主能不知道?倒来问我。是了,郡主说不定叫他别的爱称,我等自是不知。只是我们萧将军何德何能,竟生受你这样的未婚娘子?”

    “放肆。”崔浩抢在崔滢之前高声喝骂:“郡主见问,你老实回答。若再胡言乱语,咆哮公堂,官长必定治你蔑视朝廷之罪,管你什么箫将军,管将军,都救不得你的性命。”

    知州与通判都点头称是。文武相轻,自是古来常理。堂官们见这些军士桀骜不驯,心里大是不喜。

    那人方哼一声,阴阳怪气答道:“他叫做唐穆,官老爷只需差人去昌县城里一问便知。他与郡主公然同进同出,也不是一天半日。怎么贵人做得,我们便说不得?”

    知州一拍惊堂木,喝道:“昌县离此地数百里路,往来需十天半月。等本府问来,你数人早已离开青州,本府却到哪里去找你们来对质?”

    萧明顾冷冷道:“如今有可靠人证,知州却拖延不认,难不成是知州与王府交情深厚,必要维护王府声誉,以至于罔顾是非曲直,一意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