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章 第九章

    冬日的白昼日渐缩短,天暗得越来越早。厨房的小院中,柴火星光闪动,轻烟缓缓升起,柴靖云拿着蒲扇守在药炉边,回想着下午赵大夫说的有关于云间月的事。

    她轻轻煽动手中蒲扇,渐要暗淡的炉火随即恢复光亮,小心揭开盖子,浓浓的草药味瞬间随着腾腾的热气扑面而来。她眉头一皱,忍着这股难闻的气味,细心地搅动药汤,避免糊锅。

    姑姑给宋知谨配的这药煎熬方式十分讲究,有一处不妥功效都会大大减退,以往负责煎药的厨娘回乡探亲了,柴靖云不放心交由他人,便亲自守在炉边。

    “姑爷真是好福气呀!”坐在一旁的灵芝拖着腮嘿嘿笑道:“能有小姐亲手煎药,真是别人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

    “打住打住!”柴靖云道:“我宁愿他没这个福气。”

    天天喝药有什么好的?

    灵芝现在一逮着机会就使劲儿地夸赞钱黛儿和宋知谨有多么相配,听得柴靖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她起身,提起锅炉滤出药汤,对她道:“诺,你给宋知谨送去吧。”

    “啊……?”灵芝意外地眨了眨眼:“您不亲自送过呀?”

    “懒得烦!”柴靖云将托盘地给她:“快去吧,一会儿就凉了。”

    “哎呀!晒的衣服还没收!”灵芝猛一拍手,表情夸张得就像遗忘一件大事一样,“完了完了,看来这药只能您亲自送去了!”

    说罢脚底就像抹了油似的,一眨眼人就已经溜得没了影儿。

    柴靖云:“……”

    宋知谨一般都是在亥时才会回房睡觉,在此之前若无其他事情,一般都是一个人呆在书房里,柴靖云端着药汤来到书房前,却不见他的人影。

    “少爷说去取落在药行的货单了,估计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恰巧路过的小厮小林对她解释道。

    点了点头,柴靖云寻思着把药放下就走,便一把推开了书房的门。

    天色已晚,书房内寂静昏暗,隐约可见里头的陈设都与记忆中的一模一样,甚至说是分毫不差。

    倒非常附和宋知谨那百年不变的木头性格。

    她将药汤放在书案上,转身本想立即回去,余光忽瞥到书房东侧多出的一张宽敞木桌。

    上头摆满了各式花灯,其中兔子形状的最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散落的宣纸、竹条等物,和一只做到半尚只有个框架的兔子灯。

    物品虽多,却都摆放得整齐,月光从桌前的窗洒落进来,为那一个角落镀上了一层清冷的柔光,

    柴靖云不禁心生好奇,走上前去点亮了桌上的蜡烛,拿起那只做到一半的小兔子在手上细细观看,框架每一处都绑得紧实且美观,看得出制作之人的手艺十分精湛。

    她有些意外地挑起了眉。

    这些都是宋知谨做的吗?

    柴靖云忍不住想象宋知谨一个人坐在这儿扎花灯的场景,所以……以前她拉着他陪自己做手工,他也不是那么不乐意嘛?

    除去花灯,她发现桌上还有一些精致的小木雕和一个小木盒。

    “这……”

    她惊讶发现这还是自己几年前心血来潮想学木雕时买的那一套工具,虽已老旧,但能看出被精心保养着。

    宋知谨,勤俭节约,不愧是你。

    放下小木盒,她又注意到身前微微打开的抽屉里有一个十分眼熟,刻着简约云纹的精致小木盒。

    竟是上一次宋知谨生辰时,她用来给他装生辰礼的小盒子。

    她十分意外,没想到宋知谨竟然还留着,按捺不住好奇心,取出了小盒子。。

    “这是……!”

    她有些许惊讶,盒子里装的竟是宋知谨去京都的那两月,她给他寄的那些信件,他竟然都带了回来。

    “阿嚏!”

    正想拆开细看时,忽地一股寒意袭来,冷风穿过窗吹灭了桌上烛火,一时间整个屋内都陷入了黑暗之中。

    放下木盒,她急在桌上好一顿摸索,怎么也没摸到火折子,正想着要不要凭记忆摸黑出去,这时“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推开,黑暗中,未见人影,先听到一串清脆的笑声。

    “少爷你真好!不小心搞混货单这样的错误,若是别的东家,可就要罚我一个月工钱了!”

    “无妨,往后仔细些便是。”另一个声音淡淡回道。

    一高一矮两个模糊的身影走进书房,正是宋知谨和姜吟若。

    “?”

    柴靖云一脸迷惑看着进来的二人,不知这个时间这个点,姜吟若为什么会出现在宋家。

    只见黑暗中姜吟若突然一把抓住了宋知谨要点亮烛灯的手,她瞪大双眼,本想从桌后走出来的脚步也跟着一顿。

    好家伙,搞什么名堂啊,角落里还有个大活人啊……!

    她轻轻收回迈出去半只的脚,屏住呼吸望着黑暗中拉拉扯扯的两个人,一时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少爷……”

    姜吟若突然变了语调,不似方才笑意盈盈,变得认真起来:“少爷,其实……你应该猜到了,对吧?”

    猜到什么?

    柴靖云在黑暗中悄悄竖起了耳朵。

    “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