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48、第四十八章

    岁行云原想去同司金枝与明秀她们一道吃饭的,路上想了又想,最终还是绕路去了暂供叶冉落脚的风和院。

    风和院抬头见山,院中心有一小小月牙湖,四围桂子飘香,又有拒霜芙蓉初绽,本该令人心旷神怡。

    可谁都明白,叶冉心思郁结之深重,美景晴光不可化,馥郁清风不可解。

    此时叶冉正坐在湖边,双手搭在圈椅两侧,两眼放空远眺湖面,神情一片沉沉死寂。

    十二卫中的朱雀立在叶冉身后,正垂首低语着什么。旁侧有名小竹僮手捧托盘,盘中大约是为叶冉准备的餐食。

    岁行云远远站定瞧了片刻,见叶冉始终无动于衷,抿唇无声低叹,举步上前。

    见岁行云到来,朱雀一愣。

    “你先去吃饭吧。”岁行云对他笑笑,从小竹僮手中接走托盘。

    朱雀稍作沉吟后,点头叮嘱:“那就有劳你。耐心些,好好与叶大哥说。”

    这一个月多,大家都已轮流开解过叶冉,却都无果,也就只岁行云早前因养伤之故没来试过。

    从前在仪梁时,岁行云算是叶冉副手,一年多下来他俩自有与旁人不同的默契,朱雀觉得岁行云或许能劝动叶冉。

    待朱雀领小竹僮暂退,岁行云兀自走到叶冉面前,背对月牙湖盘腿席地而坐,将那盘餐食置放于地。

    众人今晨回府是临时,厨院诸事匆忙从简,赶着让大家有热食果腹,顾不上精细。

    纵使如此,李恪昭仍没忘吩咐厨院,特意为叶冉做了他在仪梁时心心念念的家乡口味。

    “碎玉羹,你以往同我提过的,”岁行云将半盅肉羹淋在米饭上,摇头嘀咕,“公子偏心,就你的吃食与谁都不同。”

    叶冉仍是原样,并不理她,连眼神都没给一点。可她浑不在意,端起淋好肉羹的米饭就自顾自开吃。

    肉羹以秘制酱料烩调而成,加了被剁成细碎颗粒的脆山药与绿蔬,也是色香味俱全。

    这是缙国的滋味,是王都遂锦的滋味,更是叶冉故土家国的滋味。

    “难怪在仪梁时你总想着它,甚美。”岁行云两腮鼓鼓,乐呵呵地仰头笑觑他一眼,接着风卷残云。

    必要时刻,岁行云吃饭是很快的。安静无声又迅速,仿佛不太需要“咀嚼”这个过程。

    如此吃法,叶冉是熟悉的。战场上此时不知下刻事,每一餐都可能是自己的“上路饭”,若不吃快些,那碗饭就恐会成此生最后的遗憾。

    眼见那碗饭不多会儿就将近见底,叶冉总算收回目光,冷淡瞥她:“牛嚼牡丹。”

    许久不曾开口说话的人,嗓音难免沙哑,更添几许悲凉痛楚。

    岁行云顿了顿,头也不抬地将那碗饭吃得颗粒无存。

    又将剩下半盅肉羹端在手中,这才看向叶冉,做了个怪相:“你要吃么?”

    “吃不下。”

    “好咧。”岁行云愉快地捏起小勺,在叶冉不可思议地瞪视下,将剩下半盅肉羹也吃得干干净净。

    叶冉指尖动了好几回,最终却只闭目忍气,语带轻讽:“你不是来劝慰我的么?”

    “不是。道理你比谁都明白,还能怎么劝?”

    岁行云取出绢子按住唇,两眼笑弯:“我就是听说你的吃食与众不同,想也知你不会亲自吃的。我既为你副手,你不愿做的事自得我顶上。怎么样?是不是觉着我有担当,够义气?”

    “你抢了我的饭,我还得夸你?滚蛋。”叶冉眼眶微红,阴郁死寂许久的眸底却有了久违的活泛。

    岁行云冲他做怪相,没心没肺般:“滚就滚。晚饭我还来,反正你又不吃。”

    “别来了,”叶冉极目远望,百感交集,“我吃就是。”

    “那我这就去给你拿来,”行云仰面望着他,认真道,“老大哥,路还长呢。你我都是提着脑袋过活的,活着的每一日就像这碗饭,吞得下时就尽量吞,想太多没用。”

    叶冉喉间滚了滚,最终却未接她的话,

    岁行云也知他的心结绝非旁人三言两语就能开解,得由他自己慢慢想通。

    她相信叶冉的消沉只是一时,终会振作起来的。死都不怕的人,又怎会怕活着?

    到底伤还未愈,岁行云回到主院后就有些蔫儿,在主屋外间的坐榻上趴着小睡一觉,醒来却还不见李恪昭回来。

    这才有些担心地往前头去瞧。

    半道遇着飞星,岁行云蹙眉:“公子呢?”

    “进宫了,”飞星恹恹道,“质子无王命私自归国不是小事,三公子奉君上之命来将公子斥责一通,又传进宫去问话了。”

    虽是因蔡国突然生变,李恪昭为保命不得不私自返回,但他该按规程先递交请罪书,而后在遂锦城外停驻,等候君父裁定是否可入城回府。

    “大家都有伤,途中又未得好生将养,公子一心想着把大家安顿好……”飞星低落垂眸,“都怪我。若是叶冉,就会记得提醒公子这一茬。”

    其实也不怪飞星。他原是奴籍出身,不似叶冉贵胄子弟,这种事他忙中出错也是情理之中。

    “你不记得不奇怪。这么大的事,公子怎会忘了?”岁行云疑惑挠头,“先不管了。早前公子让送回来的书简中,似乎有王律规制一类的记载,咱们去翻翻,看这罪名究竟能有多大。”

    她怎觉得李恪昭是故意的?

    左右无旁事,飞星便领她进了府中书房,两人一通翻箱倒柜。

    此时造纸之术尚不普及,书册典籍极其珍贵,一应礼法、规制的完整典籍只由相应官员掌管宣教,公子们府中通常只存有一些誊抄下的重要条款。

    翻了许久,并未寻到“质子私自归国回府”是多大罪名,岁行云与飞星皆有些沮丧,垂头坐在地垫上猛叹息。

    “如今朝中能有为公子说话的人么?他的舅父会护着他吧?”岁行云问。

    “公仲大人?”飞星眼神苦涩地觑她,“因着公子母亲的一些事牵连,公仲大人怕是说了也不管用。否则当初也不会是公子被送去蔡国为质了。”

    “什么事?”

    “我所知不多,详细的你只能问公子,”飞星道,“我只知是公子母亲早年做了桩什么错事,暗中寻亲哥哥帮忙遮掩。到公子十岁那年,事情还是被君上知晓了……”

    缙王元后产下太子李恪选后便因血崩撒手人寰,李恪昭的母亲是继后。

    到李恪昭十岁那年,继后不知因何事触怒君王,被幽闭中宫,同时也牵连了父族。

    她的兄长公仲廉一应朝职全被罢免,只堪堪保住“宜阳君”的封荫,长居宜阳城,一年才能来遂锦面见君王一回,难达天听。

    “这些年,公子实在不易,”飞星闷声道,“叶冉若再颓丧下去,我怕公子独木难支。”

    “不会。公子撑得住,况且还有我,”岁行云凝眸轻笑,“大不了,我替他打一座城回来。”

    她定定望着手中那册书简上的工整字迹。

    缙后宫从天子制,一后,二妃,六嫔,八良子,十二美人,另按王之所需,三百为限。

    啧,狗屎般的世道,当个王要被这么多人睡?惨绝人寰。

    在简牍上看到这规制,她并未感到意外。

    以李恪昭的身份,及他将来会站上的地位,这事在当世合情合理。她早就想到的。

    李恪昭这人极好不假,她情生意动也不假,但此事着实超出她能“海涵”的范畴。

    为今之计,她似乎只剩“将人吃干抹净了就跑”这条路了?

    李恪昭回来时天色已暗。

    听飞星禀完各院众人下午的情形后,他便回到主院。

    院中回廊下,岁行云背靠廊柱坐在长椅长,右臂懒洋洋搭着长椅扶栏,侧头望着树影间的月亮出神。

    见李恪昭进来,岁行云立即敛了心神,扬笑冲他飞了个眼儿,勾勾手指。

    他走过去她下方站定,略仰头与她四目相接,眼底有月华流转:“你伤还未愈,入夜为何还不睡?”

    “我在等你。”岁行云直起身跪在长椅上,双手搭着扶栏,垂眼俯视他。

    一时间,风月无言,人亦是。

    两人都只是看着对方眼底那个自己,近在咫尺,又似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