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一章 少林之行

    半个月后,郭襄来到绝情谷,只见鸟鸣不绝,百兽争王,毫无人类生活的迹象,千辛万苦的爬下山崖,湖水潺潺,鱼虾畅游,就是不见那思念人的身影。

    不死心的她再次找遍了绝情谷的每一处地方,失望而归。

    这一天郭襄路过嵩山,想起了少林的无色禅师是杨过的好友,就想上山向无色禅师寻问是否有杨过的消息。

    结果在上山的途中,发现了肩抗铁桶,脚带铁球的觉远大师,他的身边还跟着那个少年。

    郭襄上前打招呼,结果觉远不理,好像没看见人一般从郭襄的身旁走开。郭襄生气,就在觉远耳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可是觉远没有一点反应。

    郭襄眼睛一转,跑到觉远的前面,等到觉远经过的时候突然跳出,吓得觉远下意识的张了口,“姑娘,你这是干什么?”

    没等郭襄说话,突然出现两个和尚对着觉远质问,“觉远,你可知罪。”

    觉远低头不语,已是知罪。

    郭襄看见少林寺和尚如此的欺负人,几下就把这两个和尚打倒在地,觉远见状连忙阻止郭襄,郭襄想要理论,趁机被这两个和尚跑掉了。

    不一会,从少林寺跑出几十个武僧,领头的是一个身披袈裟的高僧,此人正是少林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

    无色禅师询问郭襄的来历,可是寻找杨过而不得,又见觉远被欺负,心中愤慨的郭襄表示十招之内要是能看出武学来历就告诉他自己的身份。

    二人交战,郭襄分别用出了黄药师,丐帮打狗棒法,一灯一阳指,佛家密宗,全真教剑法,古墓派武功等等,十招之内居然没有两招出自一家一派之手,可见其武学的渊博,无色禅师分辨不出郭襄的来历,只是在最后一招郭襄从怀中跌落一物,正是郭襄十六岁生日时,无色禅师看在杨过的面子上托人送给郭襄的生日礼物铁罗汉。

    无色禅师哈哈一笑,道明了郭襄的身份,郭襄这才知道是无色禅师当面,当即打听起了杨过的下落,无色禅师表示自己不清楚。

    正当众人在这里闲聊之时,少林寺正门来了一人,这人表明身份自己是昆仑三圣,受人所托前来给少林觉远大师传达一句话。

    有小和尚前去通知觉远,昆仑三圣何足道认为自己好不容易来一趟少林,肯定要比试一番。以琴运气,隔空在空地石板上画出棋盘,要和少林高僧比试一番,只有比试之后才能告诉他要传达的那句话。

    少林高僧见他举手投足之间,内力深厚,又因为少林70年前一场动乱少林人才凋零还没恢复元气,所以无一人敢进场挑战,就在这时觉远带着沉重的铁球缓缓踏入场中,深厚的九阳内功运转全身,流入双脚之中,轰的一声,把何足道刚才刻画的棋盘全部震碎。

    何足道一看觉远脚带千斤重物还能有如此深厚内力,拔出长剑就上前和觉远动起手来。可惜的是觉远一直把九阳神功当做强身健体的内功来修炼,并没有修炼其他的武功招式,面对何足道的进攻,只能狼狈的躲闪。

    少年张君宝看见自己的师傅在地上摸爬滚打躲避何足道的进攻,好生狼狈。心中生气,就用起了杨过所传授的三招偷袭,结果还真打中了何足道。

    何足道看见自己被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打中,面色无光,就要和张君宝动手,表示能接下自己十招就算张君宝赢了,可是张君宝就会三招,没几下就被何足道打翻在地,何足道看着自己七招才打败一个少林俗家弟子,感觉自己有愧三圣的名头,“那人让我向你传达经在油中。”

    说完这句让所有人模棱两可的话,何足道意兴阑珊的下了少室山。

    何足道虽然走了,可是觉远和张君宝面临少林的重罚,觉远先是丢失经书,又在责罚中擅自张口说话,现在又不经寺中允许偷练武功,连带着俗家弟子张君宝也偷练武功,要把他们的武功全部废掉逐出少林寺。

    少林寺为什么会对偷练武功这么反对,因为在70年前,少林寺有一火工头陀偷练武功,此人天资不凡,连续连城大力金刚指和金刚般若掌,并在少林大打出手,一众高僧不忍伤他,反而被他打伤数人,逃离少林寺,跑到西域创建了金刚门。少林寺因为这件事对弟子偷学武功产生很大的分歧,最后决定未经允许,偷练武学的弟子废除武学,挑断四肢。这也导致了苦慧禅师不满少林寺的规定,远走西域,创建西域少林一脉,而这次动荡也让少林寺百年不振,就看射雕和神雕少林寺几乎没有场就能看出来。

    觉远深知因自己之过连累了张君宝,心中下了决定,手中运起神力,扯断脚镣,两个大铁桶一个装着张君宝,一个装着郭襄,飞快的跑下了少室山,过高山如履平地,还扛着上千斤重物,依靠体内生生不息的九阳真气,硬是甩开了少林寺追兵。

    觉远大师跑了整整一个白天,找到一间破庙,三人进去休息,郭襄在迷迷糊糊中听见觉远嘴中念叨着什么,这时张君宝也醒了过来,二人仔细听着。

    听着听着,就发现觉远大师口中所念正是少林丢失的九阳真经,他们二人不知道破庙外也站着一人,正是追过来的无色禅师。

    三人不敢出声,凝神侧耳,一边听一边按照自己的理解纷纷记下觉远大师口述的九阳真经,又因为他们各自理解的不同,最后所得到的也就不同。

    觉远大师念完九阳真经,因为年事已高,先是一场大战,然后又扛着千斤重物奔跑一天,已经油尽灯枯,没过一会就圆寂在这破庙之中。

    张君宝和郭襄火化了觉远的尸体,郭襄提起张君宝的打算,之前一直生活在少林的张君宝根本无处可去,郭襄摘下自己所带的金丝手镯交给张君宝,再拿出无色禅师赠送的铁罗汉,表示自己的父亲最喜欢他这样天资不凡的少年,可以拿着钱和信物去襄阳投奔自己的父亲。

    张君宝问起郭襄要去哪里,只见郭襄眼神中充满幽怨与迷茫,“我也不知,只是天涯海角要去寻他,至于寻到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

    张君宝看着郭襄孤寂的身影渐行渐远,手中的金丝手镯感觉有些发烫,但不知是自己的手发烫,还是金丝手镯发烫。想着郭襄之前说的话,没有朝襄阳得方向走去,而是朝着大山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