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8章 故人-6

    阿遇哄望儿午睡,轻手轻脚出门,正碰上隔壁白衣人走出来。

    他拱手施一礼。

    白衣人扫他一眼,对屋内吩咐:“去准备一套银针。”

    卜青玉愣了下,走到门前看到外面的阿遇,知晓师父是要支开她。

    她未有多问,应声离去。

    阿遇跟着白衣人踏进房间,白衣人径自在矮桌边坐下,随手一挥屋内一侧的暖炉移到矮桌对面。

    阿遇道了声谢,在对面落座,瞥了眼桌上已经凉了的茶水,动手亲自煮茶。

    白衣人未言,静静看着阿遇每一个娴熟动作,直到一盏茶煮好奉到面前,他才笑着开口:“未想到会再见。”

    阿遇不奇怪对方能认出他来,他这皮相身骨能够瞒过卜青玉和世人,瞒不过白衣人的双眼。对方本就是神秘之人,让人琢磨不透,经过千年修行,到了什么境界他也猜测不到,也许对方知道的比他想象的更多。

    “对不起。”

    白衣人饮了口茶,轻笑:“时隔千年,朝代更迭,人世轮回,这都是天意,前尘往事、恩怨是非于我而言虚无缥缈,我不喜不恨。你当初是有心还是无意,我不感兴趣。”

    阿遇闻言,自惭形秽。他做不到白衣人这般放下落得自在,相反时隔千年他的执念更深。

    他转开话题:“前辈要带青玉回去?”

    “你觉得呢?”

    阿遇沉默,卜青玉常常念叨天筇山,念叨自己师父,念叨山上的老家伙们,和他说天筇山的生活,她心中是想天筇山,想他们的。

    如今白衣人下山来,她不确定卜青玉心思。

    无论回不回去,有件事他必须提前做准备。

    他起身在坐具侧跪下,恭敬道:“求前辈莫告诉她我的身份。”

    白衣人笑了下,“她最终会知道的。”

    “能晚一天是一天,最好是晚到我不在了。”

    “你是怕她恨你,还是怕她再次爱上你?”

    他两者都怕。

    他们被此折磨了七世,他没有来世可赌,怎能不怕?

    “我只想陪她这几年,求前辈成全。”阿遇深深一拜。

    白衣人顿了一阵,笑道:“她不愿回去,她想知道你们前七世都经历什么。你们的事情,我不会插手。”

    “多谢前辈。”

    白衣人放下茶盏,提醒:“那两个从九幽地府回来的人,别让他们伤了青玉。”

    “晚辈会小心。”

    白衣人看他面色不佳,身体虚弱,眉间微蹙,示意他伸出手,指腹搭在他脉上,眉头蹙得更深,目光几分同情。

    “你的心脉经络还没有修复?”

    “再有半载应该就能完全修复。”

    “裂湖之毒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往生果只暂时救了你的命,余毒会一点点蚕食你的身体,损害你的心脉,不及时清毒,三年都活不过,别说九年了。”

    “前辈是否有清毒、修复心脉经络的方法?”

    白衣人收回手,笑着调侃:“你现在是我的徒孙,我这个做师公的没办法也要想办法。”

    阿遇笑了下,这个称呼,他有些不习惯,毕竟第一世因为他是青玉的师父,他一直唤他前辈。

    当然,当年唤这一声“前辈”也是挑衅和嫉妒。

    面前人因为这个称呼和他争辩过。当年对方看上去只比自己年长几岁,对方坚持让他喊“张兄”或者“张大夫”,他执意喊“前辈”,否则就跟着卜青玉喊他“师父”,因为青玉站在他这边,最后对方妥协,不情不愿接受了“前辈”这个称呼。

    许是活的太久,现在他不仅对“前辈”这个称呼不在意,还倚老卖老自称他师公。

    他又问:“六十多年前,青玉逃婚拜入前辈门下,是巧合还是?”

    “既是巧合,也是我有心引导。”白衣人坦诚,“我无法逆天而为,只能尽力让她这一世不再凄惨收尾。”

    “多谢前辈。”

    “她是我的徒弟,我何须你谢。”

    阿遇心里忽然不是滋味。

    白衣人将话题重新转回清毒的事情上。

    两人事情刚说完,阿遇打开房门,见到院子中那位官吏又提着大大小小的礼盒过来,卜青玉艰难应付。

    阿遇走了过去,笑道:“师父先回房歇息,我来和他们说吧。”

    卜青玉本就不善人情世故,更不喜欢与别人纠缠,能摆脱求之不得。

    官吏想唤卜青玉被阿遇拦下,朝旁边的长椅指了下,“官爷不妨坐下来听我几句。”

    官吏看他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又不懂医术,和他说了意义不大,灰心叹息。

    阿遇道:“官爷自己掏腰包花重金买这些礼品,显然目的不是为了给宁丞相府的三小姐医病,而是有求宁丞相。与其拐弯抹角去达成目的,不如将难处说与我听,我或许能够直接帮官爷解决。”

    “这……”官吏显然不信他,认为他在说大话,官场上的事那么复杂,整个城门司都没有办法,自不信一个半大的孩子有办法。

    “官爷若是不愿说,那我们也帮不上忙,我师父身体虚弱,需要安心静养,不能出诊。你们求上门的这事,我师父不会去的。退一万步说,我师父就算是要去,那也要身子完全养好了,最少也得半载,官爷若不急,年后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