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8章 第18章

    晨羲载曜,万物咸覩。四王之乱不过一夜就已平息,大明继续向着繁荣昌盛的方向发展而去。

    宁王连夜疾驰入城,此刻已经亮明身份入了皇宫。系统一路上心虚的不敢说话,见此时又是狗腿子谄媚的好时机,立刻翻出来气派磅礴的bgm献上:

    【来自翻过五千里的浪,还是待重建的城墙

    所有历史褪色后的黄,聚成夕阳染在我身上

    越动荡,越勇敢,世界变更要让我闯

    一身坦荡荡,到四方,五千年终于轮到我上场】

    宁王听到歌声步伐一顿,系统刚要喜于这歌对了宁王胃口,却听宁王在脑中对它说道:你且记得,事还没完,回府再找你算账!

    系统十分后悔,我为什么要提醒他我的存在啊!

    宁王不再搭理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饭桶,险些被它害惨了,不过总归是跟前世差不多的发展,虽然没达成在王府睡一觉出门就是雨过天晴的成果,但现在也不算太差。

    他提了装着郑王头颅的木匣向金銮殿急速走去,却在半途遇到了前来迎接的皇帝。

    “小皇叔!”那一身凌厉气势的大明天子逆着光站定在面前,看到他却卸下了气力,不顾宁王一身战甲风尘仆仆就毫不介意地抱住。

    “你没事就好。”前朝事已定,朱厚照一夜未眠,翘首以盼等待宁王的消息。不久前他突然心有灵犀的向宫门口迎去,就真的见到完好无损的小皇叔,将人真实的拥入怀中,悬着的心才算是回到了原处。细算下时间,宁王应该是刚脱离险境就一刻未停的赶了回来。

    宁王怎么也料不到这会是他听到的第一句话,习惯性地轻拍着朱厚照的肩膀,归途中编好了千言万语,此时此刻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突然想起一事:“我见到无休大师了,你派他亲自前往郑王营地也太过冒险。无休大师既是肱骨老臣还是兵部尚书的父亲,他万一有什么闪失……”

    “我都想亲自去。可是我知道不能,如果我真的去了,你见到只会失望。失望我承担不了国家的责任,不能在危难时力挽狂澜,只沉迷于私情。”

    宁王哑口无言。这种时候不该问问军情如何,怎么说这样的话……

    其实如果前世你亲自去找我,途中发生了点什么事,能让本王趁乱夺位,本王应该是会很满意。但是今生还是老实点,保护好你的小命吧。

    “所以即使我一刻都不停的想着你、担心你,但我还是先做到你所希望的,这样你平安回来看到才会欣慰。”

    确实是很欣慰,要是回来发现今生自己没出手让那三个饭桶得逞,宁王真的会怄到吐血。

    话说到那三王,二人不再继续多聊些体几,默契的起步同行前往金銮殿。那三人昨夜已投降入了殿在严密的监视下被晾了半宿,越到后来他们只觉得惴惴不安、心底发凉。

    在他们三人最惶恐不安之际,等来了皇帝亲临施予仁慈和恩典。凭借往日对大明的贡献与功勋,正值壮年的三王只被夺了权废为庶人,各在三百“府兵”监视下于京中颐养天年。名为养老、实为圈禁,他们虽因暂时活命松了一口气,但更心惊胆战于会不会在幽禁几年后“被暴毙”和“被自尽”。可是看到只剩个头被送进来的郑王,这三王又真心实意的感激天恩浩荡,好险,幸亏没落到宁王手里。

    “这次多亏了皇叔先除掉郑王,否则仅凭太傅的虚张声势,恐怕无法奏效。”皇帝三言两语,抹去了不懂的辛苦;又金口玉言,定下了宁王的功劳。

    宁王笑着拱手多谢皇上赞赏。心道好个朱厚照,又挑拨着本王与不懂相互警惕,你悠闲着拢了战果还坐山观虎斗。

    “宁王既已手刃此贼,便将他的首级悬挂于菜市口。也警醒世人,不要心怀不轨冒犯天威,更不要骨肉相残!”

    不懂听了这安排暗笑。宁王,此番你也是有苦无处说,没占到什么便宜。

    四王之乱平息,唯一的胜利者当然是稳坐龙椅的皇帝!

    有时候大众对好人和恶人的不同宽容度很是奇怪。他们可以接受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却不能接受好人有瑕疵,否则就是千年道行一朝丧。

    比如大乱及时被镇压,百姓们就都众口一词的称赞年少登基的正德帝天命所归、才德兼备,平叛迅速无人可敌。

    而看着被悬挂于菜市口血淋淋的首级,民众才似乎终于发现风流倜傥、聪慧博学、仁爱侠义的宁王,竟然也有这冷血无情的凶残狠辣手段。

    百姓们长久以来对侠王的拥戴似乎被一层惧意阻碍了。

    以前他们光知道宁王骁勇善战,攻打瓦剌令敌人闻风丧胆,民间行侠仗义也能砍翻无数匪徒。可是那都是一连串的数字,不似今日这般具体的一颗头颅刺激着大众视觉。真的有人殒命于宁王之手,郑王他有名有姓,有身份有地位,虽然是反贼,但是都是皇室血亲,打败之后如其余三王一样留一条命不行吗?竟然真的砍下他的脑袋啊。

    百姓们顿悟了,这宁王虽然常在民间行走,本质也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啊,视人命如草芥,与其他皇族没有区别。

    宁王知晓了民间风评变动,倒也没有什么反应。都是美名反倒不好,仁义过度会阻碍了手脚。令人敬服惧怕,也是王者威名风范。

    今生的贤侄可真贤,倒不似前生那般,在登基初期隐在浮夸的不懂身后藏拙。

    也对,今生不懂身世提前揭露。就算老皇帝曾有过动容不忍心,前世死前让不懂离开朝堂,今生为了江山社稷也还是依旧选择让他出来帮朱厚照应对。

    新帝知晓了不懂是亲生兄长,不但不能拿着不懂当刀枪剑盾,也早早要防着不懂声望太过。万一日久天长他凝聚累计了超过皇帝的民心与威望还手握大权,到时候即便他自己不想也会产生威胁,就不是仅靠兄弟情能弥补的信任危机了。

    所以今生,叔侄三人看似比前世关系更好更深度复杂,甚至几度合作,实际上内部各怀心思。关心与防备、信任与试探,矛盾却又实际的存在于他们之间。

    朱厚照啊朱厚照,竟然不是一眼能看透的朱厚照。他为君,确实要强过不懂很多。

    两人相处宁王有时也曾陷入迷茫,他于情之一字今生似有所感但完全不通,所以他常需要思考我该如何做?比如搂住朱厚照或者亲吻朱厚照,大多都是他觉得此刻该如此。次数多了,他也逐渐习惯了二人独处时与朱厚照相依相偎。

    但那些并不能真正触及心底,他如今见到了朱厚照帝王那一面更多的表现,竟觉得他的魅力要强过从前千倍万倍。再好的皮囊终究是红颜枯骨繁华一瞬,能同频共振的灵魂,比无法捉摸的情爱更奢侈。不懂那种对手固然难得,但怎比得上目标一致知己知彼、旗鼓相当的宿敌。

    燕宁两脉宿命里的亏欠纠葛与对抗,不管有没有系统来增加羁绊,这次终是要有个了结,无论其中夹杂的是爱是恨。即使重生被机缘限制,宁王也必定搅的天地变色。

    奈何日后宁王心中泛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在回宫当日的他其实并未立刻回府。四王的结局已定,那降了的三王之藩兵收归兵部,可郑王的五万大军还没有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