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3章 与国诉情衷15(营养液加更)

    衡玉趁机休息了两天,顺便给自己开了个药方,抽空去药店走了一趟,拿了几副调理胃病的中药。

    她这具身体的胃病不算很严重,平时只要注意饮食规律,基本不会犯病。

    不过现在有了空闲,也是时候吃些药调理,根治这个病了。

    除了给自己熬药外,在这两天时间里,衡玉还抽空用脚步丈量北平城,甚至自娱自乐,捕捉突然涌上来的灵感,设计了一个‘胜利纪念碑’的图纸。

    画好图纸后,衡玉将它小心收起来,再次投入到《论华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意见书》的撰写中。

    时间一晃而过,眨眼就到了月底。

    衡玉顺利完成意见书的撰写,将这份意见书拿去给经济部长谢铢看。

    谢铢正坐在院子里抽自制的土烟。

    他烟瘾很重,尤其是思考的时候,不抽根烟就觉得缺了些什么。

    这是前些年他跟着军队走南闯北时养成的习惯。

    注意到衡玉的靠近,谢铢抬头,眯着眼看向她。

    视线落在那厚厚一沓意见书上,谢铢率先笑起来:“你在后勤部做出的贡献,我都听许秋寒同志说了。你这份经济意见书啊,我可期待了好几天,现在总算是盼来了。”

    他接过意见书,开始阅读。

    才刚看完意见书的开篇,谢铢就忍不住深深抽了好几口土烟。

    当看到意见书中后部分,谢铢下意识从地上站起来,掐灭土烟,紧锁眉心在原地转了几圈。

    他深深凝视着衡玉,突然有些想撬开她的脑壳。

    这年轻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啊。

    不仅会修自行车,还能提出农业上的建议,现在居然还能写出这么完善可行的经济策划!

    这是天才吗?

    不。

    谢铢觉得,也许这个年轻人是老天爷特意送给华国的。她也好,其他归国的留学生也好,都是老天爷送给华国的无价瑰宝。

    似乎是思考了很久,谢铢终于下定决心。

    他开口道:“后天那场经济会议,你上台去做汇报,向在场所有人论述你的观点。”

    两天后,一场非常重要的经济论谈,在一个普通的礼堂里低调召开。

    参与这场论谈的,既有社会各界人士,也有权威媒体,还有国家那边派来的人。

    这场论谈的主导者是苏联经济学家。

    谢铢和衡玉目前正坐在台下旁听,并且记录论谈进程。

    论谈刚开始,苏联经济学家开始发言。

    他们拿出苏联模式、苏联模板,认为苏联能够迅速赶超其他资本主义大国,就是因为集中举国之力,重点发展重工业。

    “这个模式已经得到时间的检验。”

    “我们国家现在取得的成就,足以说明它是正确的。”

    那位发言的经济学家用生涩的中文说道。

    在场不少人都纷纷点头。

    的确,任何一个模式的好与坏,都需要时间来检验。

    如今,现成的成功模式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生搬这套模式过来使用的话,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错。

    衡玉的手搭在桌面上,指尖轻轻敲击。

    她凝神细听对方的观点,不漏掉对方的任何一句发言。因为等会儿,她要按照对方的观点进行辩论。

    半个小时后,这位经济学家的发言告一段落。

    他风度翩翩道:“如果在座各位对我的话有异议,尽管提出来,我会尽量为各位解惑。”

    在其他人互相观望时,衡玉举起手,站了起来。

    她与这位风度翩翩的经济学家对视,提出的问题直指核心:“如果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以华国一贫如洗的现状,哪来的钱去做研发。”

    经济学家微微拧起眉,很快,他松了眉头,绅士道:“这位女士,我记得我们国家刚给了华国一笔非常大的贷款援助,这笔援助应该够你们使用很久了。”

    “但先生,这笔援助是要还的。”衡玉说道。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现在华苏两国处于同盟蜜月期,苏方给予了华国充分的援助。

    但俗话说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如果有朝一日,两国的意见出现分歧,两国的利益出现割裂,苏方撤走了对华国的所有援助怎么办?苏方要求华国立即还清所有的欠款怎么办?

    那时候,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华国,依旧是一贫如洗的状态。

    它该用什么办法才能还清这巨额赔款?

    它到时候会面临怎样艰难且尴尬的境地?

    生搬硬套别国的经济模式,绝非一个好的办法。

    见台上那位经济学家被她的话堵得一时失语,衡玉放缓了声音,娓娓说出自己的几点困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