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章第一桶金。

    “好嘞!”

    周荡立即从编织袋中抓出一把箬叶,数了数正好十张,将箬叶放到妇女自带的菜篮子当中。

    然后又从地上码放整齐的箬叶中抽出一张来,塞到妇女的菜篮子中。

    “姐,老弟再送你一张。”

    中年妇女那经受过这个,那个年代,买东西几分几厘都要分的干净。

    像周荡这种买十送一,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她对周荡的好感度顿时蹭蹭的往上窜,爽快的付了钱之后说道,“小老弟,你放心,我一会就叫我们大院的人都来你这买箬叶。”

    “谢谢姐。”周荡的嘴跟抹了蜜似的,一口一个姐叫着。

    把中年妇女叫的心神荡漾……。

    没过一会,中年妇女就带着一大帮子人过来,老远就指着周荡道:“就是他!我这箬叶就是在他这买的,可新鲜了,用来包粽子绝好。”

    一大帮子人顿时将周荡围得水泄不通。

    “小伙子,给我来十片!”

    “给我来二十片,我家人多。”

    “哎,你挤什么挤!我也要。”

    ……。

    不到十分钟的功夫,整整五十斤箬叶,就被一扫而空。

    周荡看着空荡荡的编织袋,还有手中厚厚一叠毛票。

    终于如释重负的笑了,这一趟的罪没白受。

    周荡将编织袋和镰刀收拢起来,走到一旁的墙根下,仔仔细细的清点起手中的毛票。

    一共是三十六块四角钱。

    周荡心中一惊,没想到这五十斤箬叶,能买这么多钱。

    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第一个买周荡箬叶的大姐又带了一帮子人过来。

    大姐见周荡身边只剩两个空荡荡的编织袋,问道:“小伙子,箬叶没有了?”

    周荡将镰刀与编织袋抗在肩上,“大姐,多亏了您,箬叶买光了。”

    “真是太谢谢您了。”说完,眼眶又微微泛红。

    大姐见状,眼眶也跟着红了起来,“那你明天还来不?”

    “你的事情我和我们全厂的人都说了,他们都愿意帮你一把。”

    “正好你卖的箬叶家家户户都能用的上,你明天要是还来卖,那就还在这我们这些姐妹都给你包了。”

    周边的工人家属们也都跟着纷纷说道:“对,我们都给你包了。”

    “也不用十片3角钱了,十片5角钱!多的那两角都是我们酱油厂工人的心意。”

    “你拿回家给你老婆好好补补身子。”

    “多好的男人啊,这么心疼老婆,长得还帅,真是……。”

    “……。”

    周荡眼眶这次是真的有些泛红。

    他没想到80年代的人们竟然还这么质朴,再三感谢之下,将这一群酱油厂家属送走。

    有了这一群酱油厂家属,以后他就算不卖箬叶了,他随便卖点别的什么东西,都能挣钱。

    正午十二点。

    周荡走到供销社门口,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别人家包粽子,自己家也要包粽子。

    这年头供销社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型超市,什么鸡鸭鱼肉,大米白面,应有尽有。

    但买什么都需要票,买肉需要肉票,买面需要面票。

    因此现在能吃上大米白面的,要么是有正式工作的工人,要么就是吃公家饭的。

    农民阶层,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偶尔吃上一顿。

    像柳家沟这种穷的不能再穷的村庄,家家户户平日里吃的都是地瓜,土豆。

    有的人家过年都吃不上一口大米白面。

    周荡还没进到供销社,就有一个精瘦的男子凑了上来,声音压得极低。

    在周荡耳边说道:“粮票,肉票,杂货票,便宜。”

    说完身形一晃,就走进了一旁的小巷子里。

    周荡正愁着没有票呢,急忙跟了上去,和男子走进了小巷,“你这票怎么卖的?”

    男子四处张望,发现没有人,才小声和周荡说道:“粮票五市斤,五角,肉票五市斤,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