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求情

      
这天,杨不归正在御书房内,考虑着辰国发展的计划,有些迸发的灵感生怕忘记,还抄录在一边。
辰国说来也并不难治理,只是太过贫瘠,这是先天上的缺失,杨不归也无可奈何。
杨不归目前所做的事就是把辰国牢牢掌控在手里,重用律法,收拢人口。
“陛下,于大人到了。”
杨不归无奈的放下思虑,他只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操碎了心。
“宣!”
于正伟急匆匆而来,行礼过后,开门见山道:“陛下,明日就是我辰国举行的第一届科举,您要去看看吗?”
科举?
杨不归恍惚,若不是于正伟提醒,他还真忘了科举一事。
自他把这件事交给于正伟已经差不多过去一个多月了,没想到明天科举马上就要举行了。
对求贤若渴的杨不归来说,这是一件利国的大事,不容有失。
虽然他已经差不多自国子监抽掉出百人入京为官。
可地方官员还是远远不足。
其实花费一个月已经算快的了,虽然辰国疆域并不大,可这个时代,很多人不是骑马骑驴,就是徒步。
加上传播速度也并不算太快,一来而去,肯定要耽搁不少时日。
“有多少人参加?”
“禀陛下,共有一百五十八人。”
于正伟躬身道,他对杨不归心存敬畏。
如今更是感觉杨不归威仪一日胜过一日。
其实这也是淳于琼的缘故,这么长时间,杨不归也已经摸索出他的金手指一部分功能。
每召唤出一名人杰,他们的修为都会被杨不归复制。
“也不算太少了,此事我不会再过问,交于你全权负责。”
毕竟是第一届科举,也许很多人还心存疑虑,在远远观望呢,能来这么多人已经出乎杨不归的预料了。
于正伟尽管上了年纪,可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有杨不归放话,就喜出望外去操办了。
还没等杨不归清净一会,石现又匆匆而来。
“陛下!太后来了!”
话音刚落,王太后推开门,冷着一张脸,望着杨不归的脸色越来越冷,怒气冲冲道:“皇帝可知王成?”
杨不归摇摇头。
王太后柳眉微皱,胸膛剧烈起伏,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王成乃是我侄儿,如今还在大牢里躺着呢?
杨不归恍然,淡淡道:“太后是来为王成来求情的?”
这段时间,王伦以雷霆手段,抓了不少纨绔子弟,求情的倒也不少,但都被杨不归驳回了。
“陛下,你近来可是抓了不少朝中老臣的子嗣,不看僧面也看佛面,他们对我辰国忠贞不二,不如你就网开一面,饶了他们这一次吧。”
王太后心里也在发苦,这段时间朝中大员在杨不归那里装了一鼻子灰,都跑到慈宁宫来求情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此事我也没有办法。”
杨不归面无表情,轻声开口道。
王太后脸色大变,她是真的没想到自己已经服软了,杨不归居然连这一点面子都不给她。
“陛下,你可要考虑清楚,很多入狱的都是朝中老臣子嗣,他们也是你父皇的臣子。”
杨不归站起身来,声音微冷:“他们这些纨绔子弟,嚣张跋扈惯了,吃点苦头也是好的。”
“太后累了,送她下去吧。”
杨不归不容拒绝开口道。
“你……你……”
王太后指着杨不归,半晌说不出话来,望着两个进来的护卫,冷冷道:“不用了,哀家自己会走。”
傍晚时分,慈宁宫,王太后依靠在椅背上,她面前正躬身站着几个朝臣。
“皇帝独断专行,哀家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