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章 大可不必

    梁放给他们足够的时间默写,夹带下课时间,写得慢的或是记不住、实在憋不出来的也最好在第二节课上课前交,最少得提前个一分钟吧,已放宽限度,超时便难逃扣圈。

    有些学生就特爱挑战他的耐性,于是他很负责任地说了句:“超过一分钟扣两千个圈。”

    此话一出,几个学生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不拉几地回了声:“咦~”

    梁放却乐在心里。

    那些鸡零狗碎或是方方面面自成一统的知识点,风潇早已烂熟在心,思维自然顺畅,为了减免恍若众蛆乱爬似的字体所致的失误,他放慢了笔速,却也不到二十分钟停了笔,然后用发呆提醒梁放。

    梁放果然应了他的信号,走到他跟前,拿起并细致看了默写纸上偎着的、密密麻麻的不知名字体一眼后直摇头。

    一丝笑意从梁放的嘴角闪过,继而是皱皱眉头,食指压着中指蓄力,曲指摩擦着弹出,震了纸面,小声夸他这手“草书”堪比怀素,他知梁放是在故意调侃,于是没趣地笑了笑。

    收了他的默写纸,他这才可以明目张胆地扭头看景乐。

    一眼过后,他讶着说:“你练过行楷?”

    景乐点点头,“初中时练过,常有的作业。”

    风潇识这字体,但写不出几个像样的,只能照着字帖写,一旦脱离了字帖,他的字便如那脱了缰的野马,潇洒得肆意,也曾几次三番地练习,终是练出个驴头不对马嘴,于是乎放弃挣扎,改从了个性式发挥,他承认自己在这方面不行。

    他运笔的手一向不听大脑指挥,大脑指挥他的手该在哪里用力、哪里懈力、哪里停顿、哪里要轻柔、哪里要遒劲,然手却偏要在此时改做本位主义者,不顾大局,执意脱轨,魔怔了似的朝不相干的地方奔去,抬笔一看,有“千丘万壑、群龙奔腾”之态与神气。

    景乐在初中时的学习不至于逊色于风潇,他原是有能力进沙田区一高的,只是一高属于私立学校,学费贵,另外距家远,算上来回的车费,再加上原本的日常所需和学杂费,又是不少花销,叔叔婶婶是极为吝啬钱财的人,于是叫他去公办的二高就读。

    倘若没有沂城市市政府年年拨下来给予丧失双亲的孩子上学、生活所用的善款,以至于叔叔婶婶无从获利,那他们便索性叫他初中一毕业就直接辍学择业,干脆轰他外出寻活,连他父母的房子也要霸占了去,认为四处漂泊即是他的命定所归。

    这不知天高地迥的“家雀儿”疯狂贬低尚未一飞冲天的“鸿鹄”,摆着显而易见的“人欢无好事,狗欢抢屎吃”、并无甚大本事的姿态在所居所用皆相同的破船、破屋里装足了尊贵,就凭他们多些不值一提、无所成就的稀巴烂阅历。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景乐的早熟来自经历,然风潇的早熟来自书海,从本质上来说已经是大异小同,或者说不啻天渊也不为过,他们之间隔了条无形的沟壑,来往须得架桥,然这架桥人暂未出现。

    *

    结束了默写,同时开始了第二节课,梁放吩咐数学课代表去办公室拿卷子。

    待确保卷子已经人手一份,他拿起剩余的一张说:“这张卷子是咱们市上一年一模的卷子,只做选择与填空,下课收,前三名有奖励。”

    “前三名加多少圈?”前排的一个女生问。

    梁放笑了笑:“这得看改过卷子之后的心情,有可能就变成加一个圈了。”

    女生瞬间无语,遂低了头看题。

    风潇甚抗拒上讲台表演节目,众所瞩目的感觉让他颇感不舒,万一再出了丑,这以后想不成焦点都难,他一向是行事以前必先满打满算,预料之外的事情会让他惊慌失措,他讨厌这种感觉,所以不论加多少圈,他都得力争一把。

    无论市里联考还是校内小考,景乐的总分向来在班级前五名之后前十名之前徘徊,却有考年级第一的实力,乃是控分高手,他常想,高考施以全力便可,平常的本就起于平常,也归于平常,查漏补缺的作用。

    因他不喜欢被过分关注的感觉,老师或是同学,能尽量避之就多避之,不大喜欢团体活动,好在他原先的组给力,毕竟跟数学课代表一组,一次没垫过底,一次没表过演。

    然这次不同,他须得认真对待,尽己所能,虽然小胖那组的圈数将近负数——有个四五百的样子(这四五百在梁放那只一句话的功夫可能就没了,他想搞谁那便必定是谁了。),但小胖那组有四个数学较好的男生,万一前三名都出在他们组,那他和风潇便是在劫难逃了。

    所以他两人做完题后相互对了对答案,结果是只有一个不同,风潇说:“虽然我不能保证全对,但我能肯定错不过二,哦对了,另外两门科目你选的什么?”

    “化学和地理。”景乐侧过头问:“你呢?”

    “化学和生物,你什么时候上化学课?在哪个班?”

    “周一周五下午后两节,在七班。”

    “我跟你一样,地理呢?你地理课什么时候上?”

    “周二周三下午前两节,在十六班。”

    “我生物课也在周二周三下午前两节,不过在八班。”他想起骆潮的行政班在十七班,景乐他俩遇见的几率兴许不小,便说:“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十六班,下课了我去找你,我们一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