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章 终于回府

    春风咋暖,河边睡了一冬的柳枝已抽了新芽,两岸的芳草也都悄悄露了头。转眼间,也到了回宛府的日子。

    宛言一行人一早就出了门,先由李寻和李量驾车去郊外跑了一圈,等到太阳高高挂起的时候,才来到宛府大门口。

    气派的朱红大门,两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看在宛言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她袖中的双手紧了紧,眼中一片冰冷:宛府,我又回来了!

    门口的小厮见是她到了,并没有先引她进门,而是忙进去通报。几人大概等了有一盏茶的工夫,才远远看见有两个婆子走了出来。

    “这是在给咱们立下马威呢!”出云小声嘀咕道。

    看她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宛言却只是笑了笑,面色不变地等着那两个婆子慢悠悠地走到近前。

    “让二小姐久等了,这门房也忒不懂事了,竟让您在这太阳地里等着,我回头一定禀了姨娘,好好责罚他们!”说话的是吕婆子,自宛言记事起,她就在府中理事,这么多年来,帮了张姨娘不少忙。

    见不得她装模做样,出云冷笑一声,呛道:“您可别这么说,但凡您腿脚能再稍快一些,我们小姐也能少站一会儿!”

    这话一出,吕婆子脸上端着的笑容更是殷切,却不知有几分是真:“出云姑娘这说得哪儿的话呀,老婆子我年纪大了不中用,这腿脚确实比不得以前了。”

    出云哼了一声,正待答话,便听得同来的季婆子在一旁说道:“二小姐快别在这儿站着了,日头大,还是快随老奴进去吧。”

    这季婆子极会看人脸色,为人也靠得住,前世宛言回府之后,明里暗里她帮了不少忙。

    见状,宛言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由两位婆子在前面带着,径直往西风院而去。她刚回来,自然是要去见过如今家中主事的张姨娘了。

    一个小小的姨娘,能掌管府中大小事务,且不将嫡女放在眼里,听起来多少有些匪夷所思。

    这背后的缘由,还要从宛言父母成婚时说起。

    宛李两家祖辈都在淮扬,宛家是书香世家,李家则是商贾出身。因长辈交好,宛言父母自小便结了亲。

    李家从商,不重诗书,宛言的母亲李韵荷并不识得几个字。而宛成仁彼时正年少风流,最爱花前月下,诗词歌赋。是以,两人每在一处,总觉话不投机。也正因如此,宛成仁并不乐意这门亲事,无奈父母之命,才只得应下。

    但勉强而来的姻缘怎么可能美满幸福呢?

    婚后,宛成仁对李韵荷多加冷落,整日往外跑。后来,更是从外头带回一名唤张思恭的女子,说是怀了自己的孩子。

    这张氏出身清贫人家,其父是个读书人,只是时运不济,没等有什么作为便早早撒手人寰。后来她遇到宛成仁,细谈之下,宛成仁发现她颇有些才气,一来二去竟动了几分真心。

    正妻尚无所出,便在外头有了孩子,要是传扬出去,宛家面上无光!宛老爷子气急,坚决不肯让张氏进门,宛成仁只能暂且将她养在外头。后来长辈催促之下,这才有了宛言,可那时张氏的孩子宛如,已经两岁了。

    本以为李韵荷有了孩子后两人的关系就会好转,哪知这宛成仁只一心放在张氏身上,连带着对宛言都不闻不问。

    几年后,宛老爷子去世,宛成仁当了家主,那张氏就被迎进门做了姨娘。

    后面的事,就更令人唏嘘了。

    李韵荷生下宛言之后,一直缠绵病榻,在宛言八岁那年,便与世长辞。她去世之后,因为礼无二嫡,姨娘不能扶正,所以宛成仁便以对故妻难忘之名不再续弦,将家中一切交由张氏打理。

    宛言虽为嫡女,可那时太过年幼,心思单纯,幸得祖母照拂,才平安过了几年。只是祖母终究年迈,不过两年光景也就去了,临终前将宛言叫到床边,嘱咐她以守孝之名离开宛府,以防被张氏加害。

    得祖母多年疼爱,宛言不愿违逆她的意思,是以回到淮扬暂住外祖家中,本是三年的孝期,这一守就是五年。

    忆及往事,不免有些感伤。宛言敛了敛心神,放缓了步子。

    几人刚转过一处回廊,忽听得不远处的院子里传来一男子的呼救声,那声音凄凄厉厉,间或夹杂着几声闷响,听起来竟有些可怖。

    “这是怎么了?”宛言皱了皱眉,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听声音越来越小,似乎那人快要不行了似的。

    “只不过是姨娘下令责罚犯了错的小厮,想不到竟惊扰到二小姐了!都是下人办事不利。”吕婆子一脸平静地道,似乎这样的事情再平常不过了。

    这一个弄不好可是一条人命啊,怎么看她的样子,倒像是寻常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