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玫瑰人生

    俩人走进一间pub,说是pub其实22点之前是餐厅,22点之后就把中央的桌子收一收,灯关一关,音乐放一放,就变成pub了。

    简陋但豪迈,有种90年代国内大排档伴着路边卡拉ok的粗粝质感。

    简山隐抬手叫了两杯martinirouge。

    “叫点烈的,这玩意跟糖水似的。”

    夏赤一饮而尽后皱了皱眉。

    简山隐笑了笑,伸手又叫了两杯。

    夏赤拦住了他,比出一个手指。

    “一杯?”

    “一瓶。”

    简山隐笑了,对服务生说“unebouteille,s’ilvousplait”。

    服务生端酒上来时对俩人说了句“boncourage”。

    “他说的什么意思?”

    这句话夏赤当然听懂了,但他觉得服务生眼神怪怪的,似乎还有引申义似的。

    “他说让我们加油。”

    简山隐就直译了一下。

    “就这点,还真不用加油。”

    夏赤咂了一口,嗤笑一声,觉得这才是个酒了,跟简山隐碰了碰杯。

    几杯酒下肚,他忽然有点想跟眼前的男人聊天。对一个病理型社恐来说,这简直是见证医学奇迹的时刻。

    “你干嘛逼着你弟说中文?”

    “中国人不说中文说什么?”

    这答案,高大上地跟爱国主义宣言似的。

    夏赤嗤之以鼻,他不信一份民族情怀会让人花钱花时间花力气自找麻烦。

    动机太弱,不可信。

    他的质疑被简山隐一眼看了出来。

    “因为我不想在家还要说法语。你不觉得跟自己弟弟在家说法语很奇怪么?两张中国脸。”

    简山隐语调里掺着笑,听不出真假。

    一听这个答案,夏赤乐了。他越来越觉得简山隐这个人有意思了。

    “语言就是个形式,怎么交流不都是交流。”

    “不一样。尤其是我爸妈去世后,小深一跟我说法语,我就觉得他不是我弟弟,就觉得这个家很陌生。”

    简山隐说这话时,语气里少了几分之前那种嬉笑怒骂,带着一丝微妙的认真。

    “抱歉。”

    听到“父母去世”,夏赤习惯性表示遗憾。

    “没事儿,都五年了。”

    简山隐刚才的表达很粗糙,也没清晰的逻辑,但夏赤听懂了。

    他大概明白了简山隐的执念,简山隐是想用跟父母间熟悉的语言来留住家庭的感觉——熟悉的语言是纽带,弟弟现在是他唯一的亲人,他必须让这个“纽带”缠绕着彼此,才会有安全感。

    想到这里,夏赤觉得内里的简山隐应该比看起来敏感细腻。

    “你中文很好。”

    “我13岁才到的法国,家里全说中文。而且,我三分之二的约会对象都是华人姑娘。”

    “华人姑娘?你这是……自卑?”

    简山隐叼着烟足足愣了半分钟,才反应过来夏赤的意思。夏赤在暗示他硬件太小,对着白妞不够用。

    “操,要不要我现场硬一个来自证一下?”

    简山隐嬉笑着站起来就要解皮带脱裤子,这诚意十足的架势看得夏赤老脸一红,赶紧拦住了他。

    “你大,你大,你最大。”

    调侃男人的命根子在任何国家都是经典笑话,永不过时。

    法国男人终日调侃“在法国女人眼里最好的情人是黑人,接下来是阿拉伯人,然后是白人,最后是亚洲人。”论调间带着浓浓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式的自我安慰。

    作为鄙视链底端的在欧美的亚洲男人,他们的态度就无奈多了,他们只能自嘲的同时彼此嘲笑。

    也确实,在身体素质,构造和基因上,人种间的差距有时候大得跟跨物种似的。

    “你今天进城干嘛?总不会是为了送我一程,然后救我一命,最后请我一杯吧?”

    “本来是有个约会,后来就没了。”

    “你放了姑娘鸽子?”

    “可不是么,就因为你,到嘴的肉飞了,要素着了,你得补偿我。”

    简山隐说到“补偿”二字,抛了个特别浪的媚眼给夏赤,把夏赤看乐了。

    “行啊,你喜欢什么play,我尽量配合。”

    “先欠着!等想到了再兑现。不过姑娘飞了也无所谓,你比姑娘有意思多了。”

    简山隐说这句话时,低笑了一声,幽深的眼底闪过一丝流彩,被昏暗的灯光染得十分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