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四章 风云遽起(中)

    “好啦,不要摆出那愁眉苦脸的表情来看着我,我是出国啊,是出洋啊,你应该替我高兴才是。”林云好笑的看着袁世凯,“就这样定啦,哈哈哈,临走前少不得要你请我吃一顿”林云笑容逐渐消逝,他凝视着袁世凯,缓缓的敬了个礼。“从此你我兄弟相隔天涯,君逐沙场我归林万事万事拜托了!。”

    袁世凯也正色说道:“兄弟,你放心吧,只要你肯放弃襄阳,不再与朝廷对抗,出走国外,我保证,朝廷不会再为难你和你手下的这些兄弟!只是此去国外,兄弟你自己要多加小心啊。”

    林云淡然一笑,“我自会小心的,不过”他想了片刻,终于还是忍不住说道:“不过大哥你,倒是要小心。”

    袁世凯脸色一凛,急忙问道:“我?我小心什么?”

    “大哥在天津小站练兵,难道不知道直隶山东等地,正在闹义和团么?”林云看着袁世凯,一字一句的说道。

    “义和团?”袁世凯脸上惊疑不定,他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兄弟你的意思是,让我对他们多加提防?”

    见林云含笑不语,他迟疑问道:“这义和团,该不是兄弟你在幕后搞起来的吧?”

    “哈哈,大哥你真会开玩笑。”林云无奈的笑了笑,“你觉得我会干这样的事情么?”他叹了口气,“据我所知,他们都是由些会拳棒的乡下人自发组织的,最近打了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而且还获得朝廷中某些大臣的暗中支持,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兄弟我很是担心啊。”

    “你担心什么?”袁世凯自然是知道那些义和团所做的事情的。

    “我担心他们做的事情,早晚会激怒洋人,给洋人一个出兵干涉的借口和理由!大哥,我走了之后,你回到山东,对于义和团,要劝导为主,万不可激化矛盾,让洋人乘机出兵啊!”林云对于那段历史,多少还是有些记忆的。

    袁世凯点了点头,“兄弟,你放心吧!我已着手在逐步将山东境内的义和团慢慢的排挤出去!”

    “他们说到底,还是因痛恨洋人,爱护国家而起大哥,我希望你不要太过为难他们。”林云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明日一早,我就和弟妹赶赴上海,从那里搭乘远洋巨轮去法国,咱们兄弟,以后有缘再见吧!”

    这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也是襄阳城里的百姓记忆尤为深刻的日子,就在这个细雨缠绵的清晨,在这愁杀人的凄风苦雨中,在襄阳百姓的挥泪相送中,在部队兄弟的痛哭流涕中,林云一身布衣,偕同夫人及几个随从,轻车简从,离开了这个他为之奋斗了三年的地方,这个他曾誓死要保卫的城市。

    “大帅,您真的决定了?”郭松龄紧紧的挨在他的身边,“我们完全可以和朝廷一战啊!难道您放弃了您对我说过的目标?不!您不会放弃的!可是可是您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别说了,松龄,我走了以后,你万事都要小心,还有百里,你们一定要把新军的兄弟管好,把军校继续办下去,特别是咱们的情报机构,千万不能就这么撤消了,钱,我留在哪里是你知道的,对于朝廷的命令,能先拖延就拖延相信我,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林云一边向街道两边的百姓挥手示意,一边低声说道。

    “很快?是什么时候?”郭松龄听了眼睛一亮,情不自禁的问道。

    林云笑了笑,“一定要有个准日子吗?也许,‘很快’在我和你的眼中,并不一样呢。”

    郭松龄一时间没听明白,站住了脚想了片刻,疑惑的看着林云渐行渐远的背影,咬了咬呀,又追了上去。

    一个月后,在上海的一艘远洋巨轮之上,林云双手撑着船舷的栏杆,遥望着海天一线那茫茫无际远方,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的脸上,波澜不惊,可是心里却如同这巨轮下的波涛般汹涌起伏。

    他在担忧,为了中国的前途而担忧,列强现在都对中国垂涎欲滴,朝廷又如此腐败,民众空有报国热情而毫无办法,风雨飘摇,前途堪忧!

    回想起自己曾说过的那些话,他不由的摇了摇头,是自己太过理想化?还是自己不够果决?也许都有,也许,又都不是

    “祖国啊,我不得不暂时离开你了”林云缓缓的闭上眼睛,一滴泪珠从他的眼角慢慢滑落,落向波涛汹涌的大海。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巨轮缓缓的离开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