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7章 大佛寺遇险

      临考了,即便是临时抱佛脚,学子们也总要烧柱香,拜一拜,求个安心罢了。成池几个叔叔来过了大佛寺,就温书或者会友去了。

  成池二叔成仲杨是个性子平和的,前几日求了签反而焦躁了起来,也不想出去和人斗诗斗文,又不耐在屋子里久坐,就出去走走。看着成池对乡试文斗拜佛等事都很是好奇的样子,就捎带上他,不斗诗,只又去趟大佛寺。

  卫昭对求神拜佛是没什么兴趣的,高惠体贴,也没说要去,叫他们叔侄两个一道,问候家里也好。高惠虽是表弟表叔,到底不是成家人。

  叔侄二人就选在了大佛寺。城外大佛寺很有些年头,据说供着佛子金身,泥封的肉身叫贴了金箔,很是威严气派的样子。寺里的一面影壁上写满了题壁诗,跟签到似的,墨迹新新旧旧,成池通篇仿佛只看见四个大字“到此一游”。寺庙后头有石林,千奇百怪的石头,堆成一座座假山,是赏石爱好者的最爱。

  沿着山道,拾阶而上,叔侄俩边走边聊家常,二叔带了的消息比书信详尽的多,成池问了他都细细答了。

  二叔是个纯良朴实的汉子,大高个,耕地让他身板很壮实,像农民多过书生。二婶性子也柔,有些“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味道。

  进寺拜佛没成池想的好玩,大殿里人接人,这会儿拜佛的书生还有很多,结伴而来,一波波的。

  烧香拜佛,再摇个签筒子。得了个签文,是句佛偈,“心本无生因境有”。

  解签的僧人问成池想看什么方面,成池本是随便摇的,也没特意要佛祖保佑什么,忽然想起逃脱的拐子,便回答说,“问安危吧。”

  偈语是境,环境,世界,和心相之说差不多,相由心生,相从心灭。

  唯心主义看世界,安危上,就是你觉得你安全了,那就有什么能伤害你呢?你觉得你不安全,那就会有人处处害你。

  当然,也能说环境影响认知,佛家偈语本就怎么解释都行。

  成池无语,也没纠缠什么。

  拐子害不害我能是我决定的?

  那我还是被害人吗?

  这世上只有千日做贼的,可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成池不信神佛,即便穿越了也不信,解个签文在他看来是寺庙文化观赏,跟买纪念品样。没想太多,成池丢过手在寺庙逛了起来。

  二叔到没求签,之前解过的,不太平顺。求签本就为心安,添了堵心难道再堵一次吗?而且一事不应二问,易生是非,不灵。这次只为拜佛,凝神静气。

  成池和他二叔在寺庙后山石林逛着,恍惚看见了那个白秀才,闪避着什么。

  成池跟过去两步,却没看见白秀才的影儿了。好生奇怪。按捺心中疑惑,成池回头看二叔。

  “小心!”二叔一声大喝,伸手不及,只用腿踢开了成池。

  可他自己闪躲不及,叫木棍敲在了腿上,有了明显的弯曲,怕是骨折了。棍子打在二叔腿上,可若成池没被踢开,那棍子得打在他脑袋上,以能把腿打骨折的力道。不是一棒子打死,只怕头骨也会裂了。这时候可没的治,不过一个死刑,一个死缓。

  成池后果如何,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