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2章 县试2

      今日是县试第一场,称初覆,考四书五经的填空和经义涵义理解。

  领了考卷,是红线边界竖格宣纸十几张。还有空白稿纸若干。

  成池检查卷子无误,小心添上自己名字,号舍排号,并添了上三代名讳。

  然后认真写卷子。头场考基础,不难,可极为重要。写完小心收了,检查一遍,示意交卷。几年书读下来,成池这个自信是有的,经文要义不说倒背如流,至少是滚瓜乱熟。

  填完检查了就示意交卷,由官兵带至主考官前,县试由县令主持,主考官也就是那个看着好爽的大胡子县令了。

  “常宁成郎不再检查检查?”县令似乎并不避讳认识成池,坦然磊落。

  若非已有科举定例,交卷了不可回去再改,成池也真信了县令的这番“好心”了。

  “多谢大人好意,小子受了。”

  “这案首之名,大周第一神童该是探囊取物。”大胡子县令摸着他那大胡子笑眯眯的说。

  县令没看卷子,就以过去名声称成池会拿案首。若是无关人等,是对成池的信任期待,若是主考官,那是不公平。

  第一场尚未考完就定了案首!这案首是不能服人的,没得又要生事了。

  “探囊取物不敢说,竭尽全力吧。”

  成池触了下眉,倒也没直接否认。服众不必着急,强习惯了,不服也服,而且科举自来是要考完张贴排名靠前的试卷以示公平的,落榜的考生酸几句罢了,仕林名声更不会动摇半分。县试都过不了的考生能影响的了?

  成池交卷后出了场外,在龙门后的院子稍作等候。陆陆续续也有考生出来,直至时间到了。

  咚——

  钟声响。

  第一天的初覆停笔收卷。官兵开放龙门放排,考生鱼贯而出,在院子里等着。

  时间一点点过着,都知道这时候考官在看考卷。

  院子静悄悄的,不一会儿考生就讨论起来,一扫之前的安静压抑。对答案真是古今不变的状态,错的面色不愉,对的面露喜色。

  发案了,居外层正中为第一名,只写坐号,不写姓名。发案录取的可以考第二场招覆,成池第一场成绩好,第二场坐堂,在考官前面考。

  第二场招覆出了两文一诗。

  第一题写着,“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何解?”

  第二题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求以大学之道为题。

  接着的试帖诗要求写咏春的五言八韵诗。

  第一题这出自《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了仁的五种品德恭、宽、信、敏、惠,考题中的就是孔子对恭、宽的解释,即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要以此解释这两句的意思。

  第二题也常见,语出《大学》首章,成池拜师里就有齐诵《大学》一项,代表传道授业解惑。这开篇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