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章 救命老霖雨

    君臣四人心里都清楚,秦国虽然有十万军队,但半数是步兵和老旧的战车。

  只有这五万骑兵是由清一色老秦人组成的精锐铁骑。在战国初期,笨重的车战已经渐渐隐退,快速灵动而又冲击力极强的骑兵渐渐成为最有战力的新兵种。

  这种骑兵就是当时闻名天下的“铁骑”。

  所谓铁骑,就是战马和骑士均用当时上好的精铁马具与盔甲兵器装备起来的集团骑兵。

   马蹄装有铁掌,使战马能够在任何粗糙的地面奔驰而不惧荆棘尖刺;马头装有铁片与皮革相连的面具,使步兵弓箭对战马的威慑大大减弱;马具也用重量轻硬度高韧性好的精熟铁,代替了又重又厚又软又脆的铜质马具;马上骑士的兵器也从长大的矛戈演变为轻型刀剑,这种刀剑普遍用精铁铸造,长短一般在三尺左右,锋锐轻捷,便于集团冲锋格杀。

  面对笨重缓慢的战车与步兵结合的古典方阵,这种铁骑发动的狂飙一样的集团冲锋,具有摧枯拉朽般的威力。

  战国初期,这种铁骑以魏国最为精良,韩国赵国次之,楚齐秦燕四国不相伯仲。

  秦国崛起于西陲,久有马上作战传统,本来就没有战车兵种。

  然而秦国成为大诸侯国之后,春秋时期力图摹仿中原大国的军制,将原来大部分装备粗简的骑兵变成了战车兵。进入战国初期,铁骑涌现且战法发生了重大变化,秦国却因为精铁缺乏和人口减少而不可能拥有更多的精锐铁骑。

  这五万铁骑所需要的精铁,大部分都是从韩国买来,辗转偷运进入秦国的。当初秦献公精心遴选出五万老秦子弟兵组成的秦国铁骑,实际上成为秦国唯一一支可以随时开出与山东诸侯作战的防卫力量。

  如果全数开赴陇西,秦国东部只剩下千余辆老旧战车和两三万步卒,一旦强敌入侵,后果何堪设想?

  然则面临两面夹击的绝境,不这样孤注一掷,西部叛乱东部大战,后果又何堪设想?

  君臣四人默然相视间,天边隐隐电闪,轰隆隆一阵闷雷从屋顶掠过,细密的雨滴打在书房窗棂上唰唰做响,犹如万蚕食桑,又如清风过竹。

  “这是?”秦风一愣。

   景监一惊,“老霖?不好!”他闪过的念头是,道路泥泞,数万骑兵何以行军?

  嬴虔,秦风却是眼睛一亮,大步走到廊下。

  仰望夜空,但见云厚天低,栎阳城一片漆黑,万籁俱寂,唯闻天地间无边无际的唰唰雨声。

  这种雨声,不急不缓不疏不密不间不断,其徐缓舒展有如上天撒开一幅细纱覆盖大地。

  这是恍若春雨却又比春雨更厚实的初夏之雨,正是关中年年难免的四月老霖雨。

  其时春耕方完,播种已了,上天的绵绵细雨来得正是妙极。它既不是能够冲开地皮暴露种子的暴雨,又能够徐徐滋润土地彻底消解春旱,堪称关中大地的时令好雨。

  渭水平川,撒种皆收,正是因了这种天下难觅的风调雨顺。

  每年四月初,秦国民众都要祈祷这一场霖雨及时降落。不想今年的老霖雨来得竟是比往年早了半个多月,确实是有点儿异乎寻常。嬴虔仰头望天良久,猛然间竟仰天大笑。

  秦风也是欣喜欲狂。这雨平时提前对于秦国是灾难,可是在这时,可以说是救了秦国的命啊!

   秦孝公泪水盈眶,大步走到院中向黑沉沉的夜空深深一躬,“上苍有知,若秦不当灭,嬴渠梁当永不负天。”

  刹那之间,景监恍然大悟,激动得冲到庭院中双手向天挥舞,“上天啊,好雨!秦国有救了!”

   君臣四人同声大笑,一任绵绵细雨将他们淋个透湿。

  这场早到的老霖雨当真抵得上千军万马。它既迟缓了六国进兵的时日,又给了秦国五万铁骑一个秘密运动的绝佳机会。

  大雨连绵的日子,任何一国的骑兵和步卒都不会做长途跋涉,更别说笨重的战车。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在于,粮草辎重的跟进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所以,雨季不用兵几乎是整个古典战争时代的铁则。

  然而秦国面临生死存亡的两面夹击,这场连绵霖雨却成了最好的掩护。老秦人是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代的戎狄海洋中杀出来的部族,其勇猛剽悍与顽强的苦磨硬斗是天下所有部族都为之逊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