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四章 棋室一扫诸侯惧

    卫鞅回头,却见一个清秀的布衣士人拱手迎来,“闻听先生颇通弈道,不知肯赐教否?”

    卫鞅惊讶道:“你是何人?如何知我喜欢棋道?”布衣士人道:“游学士子而已。安邑城对洞香春是没有秘密的。”

    卫鞅听说是游学士人,不禁释然笑道:“今日无此心思,下次若邂逅相遇,定当请教。”布衣士人道:“洞香春既可手谈,又可广闻博见,先生何不多多光顾?”

    卫鞅揶揄笑道:“多多光顾?洞香春博金如海,只怕成了顾光。”布衣士人被逗得“噗”的一笑,忽然孩童般顽皮的笑道,“怕它何来?洞香春棋室从来分文不取的。再说,他们请我谋划雅室改装,特许我有一个好友来访呢。”

    卫鞅见他少年般天真,童心忽起,哈哈笑道:“那么我来就说,找这么一个布衣游学?”手中比划着他的清秀模样。布衣士人竟是脸泛红晕笑道:“用不着的,你进门我就知道。”

    卫鞅笑道:“也好,反正我近日要来一次的。”布衣士人道:“最好后日晚上。”卫鞅笑问:“却是为何?”布衣士人笑答:“后日我歇工。”卫鞅大笑:“为人做事,身不由己也。好吧,我走了。”说罢扬长而去。布衣士人却站在树荫里静静的望着他的背影,直到卫鞅去远。

    次日清晨,丞相府刚刚开始洒扫庭除,卫鞅便骑着白马驰出城外。

    沿着涑水岸边一阵急驰,他身上已是微微冒汗。

    放马跑出三十余里,便走马而回。想到昨夜在洞香春遇见的白发老人,他便不能安宁,总是感到老人身上有一种说不清看不透的神秘。

    卫鞅油然想到古代姜尚、百里奚甚至自己的老师,这些年岁高迈却依然心怀天下的大才高隐,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奇人。昨日经他一番点拨,的确有点儿茅塞顿开之感。自己原来何曾想到秦国?

    何曾想到这样的贫弱之国也可能有所作为?看来自己几年来专注于魏国,潜心于书房,对战国情势已经有所生疏了。洞香春看来还得去,那里那种赤裸裸的辩驳论战和毫无掩饰的秘闻传播,几乎就是一个不同形式的智慧战国。

    卫鞅相信再去几次,就能决断出自己的出路。想到这里,他眼前浮现出那个俊秀明朗的布衣士人,想到了他孩童般顽皮的笑容和为了手谈的良苦用心,不由“噗”的笑了出来。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不期而遇一个毫无心机的棋友,也算一件舒心的事了。

    自己在陵园至少还得守一段时间,竞日苦读有时也感到枯燥难耐,若能将这样一个顽皮可人的小棋友邀去消磨消磨,也是快事一桩……突然,他看见涑水南岸码头停泊了一只小船!

    船上的红衣人竟好象是昨日在洞香春的辩驳对手?卫鞅眼力极好,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使他不想在这里遇见此人。他圈转马头,直上山坡,便隐在树后向河边观望。

    南岸边驶来一辆华贵的轺车,车后有一队骑士。从下车官员的步态看出,他好象上将军庞涓。卫鞅没有看错,这正是上将军庞涓为红衣人送行。两人的对话虽风飘来,很是清晰。

    “上将军,这辆轺车价值不菲啊。”

    “先生见笑了,此乃魏王所赐,迎送必得乘坐。庞涓不能违拗王命呵。”

    一阵大笑,“上将军,在魏王眼中,你与珠宝何者更重要?”

    “先生取笑了。庞涓不解,先生法家名士,为何定要返回齐国?魏国更需要人才呵。”

    “上将军,慎到志在学宫,不在朝堂。魏国若真的需要人才,眼下就有扭转乾坤的巨子,何不起用?”——啊,原来此人竟是名闻天下的慎到!

    “但不知先生所指何人?总该不会是公叔痤荐举的那个卫鞅吧。”

    慎到:“上将军请我考校卫鞅。我观此人器宇风骨,绝然磐磐大才。他对实际政务的精到深刻,令人惊讶。此人若能在魏国为相,与上将军文武相辅,魏国无可限量也。”

    庞涓大感疑惑,“噢?此事来得蹊跷!我亲自考校卫鞅,明见他平庸迂腐,几乎只读儒家之书。何以先生竟认为他是相才?”

    慎到大笑:“安邑城三岁孩童都知道,上将军与公叔痤将相不和,卫鞅能相信你么?酒肆谈辩,自然是名士本色了。上将军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