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三章 踏雪轻访谈鬼谷

    一场好大雪,城中街巷已经是雪陷踝骨了。秦孝公踏雪走向城墙,黑伯便知道君上要去看望瓮城中的军营工匠。

    栎阳城中征调的国人工匠已经在一个月前回家了,只留下部分军中工匠改制一批难度很大的精铁兵器。栎阳城不大,西门瓮城更小,进入瓮城的马道也只有一车之宽,里面却驻扎了一千多名工匠。秦孝公刚刚走到马道口,恰遇主管兵器改制的前军主将车英带一队兵士巡视过来。

    秦孝公详细询问了工匠们的防寒和军食,又走进瓮城,逐一查看了一百多顶军帐,才走出瓮城。远远跟随的黑伯注意到君上并没有原路返回,却拐进了一条小巷。黑伯和秦风猛然醒悟,君上莫非要去看望老石工白驮?

    秦孝公刚刚走进巷口丈许,却突然停步,贴身一家门口的石柱后。“君上,小心。”秦风突然低声说道。这时,黑伯远远看见小巷深处一个黑影飞上墙头,倏忽不见了踪迹。

    黑伯久经沧海,并不急于跟进,反而守在巷口不动。秦孝公从隐身处闪出,轻身向前滑行,没有半点儿踏雪之声。秦风也是化作残影一般紧紧跟着秦孝公,随时准备出手。他来到那家墙下,飞身飘上屋脊,伏身向院中望去,只见庭院正房灯火明亮,窗棂白布上映出一个长发长须者正在翻动一本大书;窗下伏着一条黑影,显然正在倾听窗内动静。

    突然,窗下黑影长身蹿起,一柄短剑飞向窗内读书之人!窗内读书人的身形未见移动,手中一支大笔微微一摆,便传出一声清脆的铜铁交击之声,那支短剑便飞出窗外没入雪地之中。黑衣人一击不中,便飞身从院中跃上屋脊,要逃出院子。却不意秦孝公长身站起,剑鞘平推而出。黑衣人惊呼一声,一个踉跄跌入院内雪地。秦孝公又伏身原处不动,想看看主人如何处置刺客。

    屋内读书人听见声音,缓缓站起,开门而出。他背着灯光立于廊下台阶,秦孝公却是看不清他的面目。只听他一阵大笑道:“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学派之间,谋杀劫书,岂非贻笑天下?屋顶高士请勿挡驾,让这位朋友去吧。”

    跌坐雪地狼狈不堪的黑衣人深深一躬,飞身上墙,倏忽消失于雪夜之中。

    读书人拱手笑道:“雪夜客来,不胜荣幸。请贵人光临寒舍一叙了。”屋顶秦孝公象一只黑色大鹰,悄无声息的落入院中雪地。秦风也是赶忙跟上。廊下读书人伸手做礼道:“贵客请入内叙谈。”秦孝公拱手道:“如此多谢。”便抖抖雪花进入屋内。秦风本想在门外等候,那主人却是拱手道:“这位贵客也入内吧。”秦风便不再推辞,走了进去。

    屋内不算宽大,却是温暖整洁。主人将客人让进了木墙隔断的内间。明亮的灯光下,可见这是一间不大的书房。三面竹简木架,四壁俱白,竟是没有任何饰物。中间一张本色木案,一只燃着粗大木炭的红亮火盆设在长大的木案旁。

    木案上那本大书刚刚合上,从粗和黑程度看,秦孝公知道那是一本抄写在羊皮上的书,书皮上三个拳头大的字——鬼谷子!书旁有一支两尺余长的大笔,却是罕见的青铜笔管。若非方才被短剑刺破的窗棂布洞透进飕飕寒风,这小小书房可真是温暖如春。

    秦孝公想不到,书房主人竟是一位白发白须白眉高耸的老人,他身着白麻布衣,高挑瘦削,明亮幽深的目光渗出一种清奇矍铄的神韵来。秦孝公不禁深深一躬:“雪夜唐突,请前辈鉴谅。”老人笑道:“雪夜客来,拥炉聚谈,岂非佳境?公子请坐。”

    “大父,方才有事么?”随着声音,一个白衣少女飘然走进书房。

    老人笑道:“不速之客造访,这位公子帮忙请走了。”

    白衣少女士子一样微笑拱手道:“多谢公子救急。”

    秦孝公忙拱手回道:“不敢当。前辈原是无事,我却当作盗贼了。”

    老人:“公子,这是老夫孙女,名唤玄奇。孙儿见过公子。”

    玄奇再度拱手道:“玄奇见过公子。敢问公子高名上姓?”

    孝公正欲开口,似觉不妥,便又打住。正在此时,老人爽朗笑道:“不期而遇俊杰,此乃天赐,何须知名?奇儿上茶。”

    少女道:“公子稍候。”便在火盆上架起陶罐煮水,同时利落的收拾陶壶陶杯。

    孝公恭敬道:“方才前辈以一支笔,便令强敌知难而退,堪称世外高人。后生不期得见前辈,幸甚之至。”

    “这前辈内功之高深,不在我之下,甚至犹有过之。”秦风心中回想着这老人的出手,心中翻起惊涛骇浪。他原本自认武功盖世,可是自从来到战国之世之后,先是遇到黑伯武功不在他之下,接下来又是遇到这位奇异的老者。而这老者的实力秦风却是看不透,若真是动起手来,秦风自衬最多三成胜算,当然这是不动热武器的前提下。

    “公子却是谬奖老夫了。老夫得遇公子,大约当是天意也。”

    “前辈高人,果真相信天道天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