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推荐几个人来演戏?

  这当然只是一个小问题。

  但谭宗敏还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谭氏生意法则第二条:生意的归生意,人情的归人情,千万别把生意和人情混在一起!

  国内很多企业家就是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发家之后,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于是把全家三大姑六大婆全都招进了公司。

  结果好好的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企业,晋升渠道堵塞,人浮于事,最终导致企业发展势头降缓,甚至出现倒退,一年不如一年。

  谭定洪在很久以前就对谭宗敏说过,人情可以慢慢还,甚至用别的方式来还,但千万别把人情扯到生意里头。

  如今韩奕潇的这种想法,无疑就是把人情和生意混在了一起。

  谭宗敏能够理解,娱乐圈和做生意毕竟还是有些许不同,生意不讲人情,但是在娱乐圈,却是最讲人情和人脉的地方。

  自己发达了,想着帮衬一把过去的同学,朋友,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念头,相反,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反正一个角色你也能演,我也能演,大家的差距又不是太大,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人”一个机会呢?

  而且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谁也不能保证哪一天自己就突然倒了霉,成了过气明星,到时候还不是得倚靠着这些人脉和关系,咸鱼翻身,从而度过事业的低谷期?

  所以他的眉头在微微一皱之后,很快就松开了。

  “可以啊。”他淡淡的回应韩奕潇到:“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我只能给他们一个试镜的机会,至于能不能行,我说了也不一定算数。”

  韩奕潇微微一愣,问到:“那谁说了算数?”

  谭宗敏失笑道:“当然是导演说了算数,不是都说了吗,导演才是一部戏的灵魂!”

  谭氏生意法则第三条: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这同样也是国内很多企业领导人的通病。

  有些企业的领导人,本身就是企业的创始人和发起者,他们从白手起家到身价不菲,中间所发生的一切改变,都源于自己的心情劳动和不懈努力,所以它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才是这家企业的灵魂,没有自己,就没有这家企业!

  这种想法当然不能说错,可是他们往往也会忽略了,当企业在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也得学会“放手”!

  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企业还小的时候,你事事亲力亲为,这当然没问题,而且这可以让你跟企业一起发展,是人生中一笔极其难得的财富。

  但是当企业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事情就变得多了起来,一个人的精力,可能根本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难免会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疏漏。

  而很多企业的领导人,或许是没看到这一点,又或许是对自己太自信,他们往往会选择继续按照过去的模式去运作,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结果如何?

  诸葛亮就是因为这样,大情小事全都舍不得放手,结果不仅导致蜀国的人才出现了断档,还导致自己日夜操劳,活活呕血而死。

  其实当一家企业变得足够大、足够强的时候,领导人完全可以尝试着放手,把更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来做,这样说不定比自己凡事亲力亲为更加妥当。

  谭定洪就是如此。

  他以前只是一个放牛娃出身,靠着艰苦努力和一点点的运气,才有了今日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