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六章 钢筋衣叉

    从娘家返回善德市时,母亲照例随车把他们母子俩送到汽车总站,而后直接坐中巴车回伯渠镇。

    素兰说,“妈,孩子大些了,我也有经验些了,您不用送我们。”

    哪知母亲说,“那可不行,你回娘家来,我必须保证你们完完整整地回去,你们都是别人家的人,我责任重大。”

    没想到,母亲竟有这样封建传统的思想。

    素兰心疼母亲,不想她受累,然而,母亲每次都要这样坚持。

    最近,素兰和匆匆一直住在善德市,没有回娘家,她不想给父母亲增添负担。

    一晃,匆匆三个多月了。

    十月一号这天晚上,变天了,起很大的风,“呼呼”地吹。

    按惯例,9点多钟他们一家三口就睡下了。

    看来,孕期的“光照胎教”的确有效果,匆匆一直不曾倒过夜,晚上不曾哭闹过。

    只是每天中午时,把他放在床上睡觉,他睡15分钟准醒,抱在身上呢,立马睡着了,但是一放回床上,准哭。

    唯一这点,有点磨人。

    素兰想起来,大概是因为那时没有用“光照胎教”训练匆匆睡午觉吧。

    看来,这是一种失策。

    十月一日晚上,大概半夜里,素兰和林正宇突然被尖锐的钢筋倒地声惊醒。

    “咣当”,清脆又尖利的声音,把夫妻俩吓了一大跳。

    打开灯一看,原来是衣叉倒在地上了。

    这根衣叉,不是一般的衣叉,至少有一米五长,是细钢筋做的,成人小拇指那么粗的钢筋。

    是林正宇的父亲做的,用婆婆的话说,他们家除了盐,公公大人做不出来,其他的公公都可以自己做出来。

    笤帚、撮箕、竹锅刷、衣架、小马扎等等,公公都会做。

    奇怪的是,这根钢筋衣叉那么重,怎么会半夜突然倒在地上,发出那么惊人的巨大声音呢?

    还好,宝宝没有被惊醒。

    夜半被惊醒的年轻夫妇发现盖在孩子身上薄薄的小方棉被已经被孩子踢到脚底了,宝宝身上什么都没盖。

    母亲给匆匆做了好几张这样薄薄的小方棉被,还有枣红色的抱裙,她说秋天正好用。

    母亲是个细心的人。

    用婆婆的话说,“像你妈妈这样做外婆,我还没有做到呢。”

    素兰担心孩子受凉,赶紧把他放到自己左腋下。

    可是,第二天早上醒来,孩子的鼻子就已经塞了,张着小嘴呼呼出气。

    吃奶的时候,他的鼻孔不透气,急得呜呜哭,肚子又饿,不耐烦地挥手蹬腿。

    素兰傻眼了,孩子感冒,她却没有储备应对常识。

    抱着孩子去了化机诊所,曹医生开了些感冒冲剂,她按照医嘱给孩子吃了。

    可是似乎没什么效果,第二天早上,孩子不住地流清鼻涕,素兰用卫生纸给他揩,下午时发现孩子鼻子下面都被她揩红了。

    她不知所措。

    这个新妈妈不知道感冒有一个周期,七天之后几乎可以自愈,也不知道姜末红糖水可以治疗受寒引起的感冒。

    更不知道艾灸、推拿这些中医中药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