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一章 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

    隔壁床是一个小女孩,大概两三岁,在做雾化,她的父亲看到素兰哭,忍不住劝道,“小孩子都有这么个过程,满了三岁就会好很多。”

    “我太难过了,你看那针在肉里拨来拨去,该有多疼啊...”

    “你这个妈妈真的好心疼孩子,我家老婆才不是这样,你看孩子住院,她都难得来一趟。”

    是的,素兰是个母性特别强的人。

    额头没有地方打针了,就打脚踝,11个月大的孩子,已经不太好招架。

    素兰从家里搬来一把木椅子,有靠背的那种,孩子打吊针的六七个小时里,她就弓着背,把孩子抱在胸前,这样孩子才睡得沉,不会哭闹,不会把针头弄歪。

    年轻的母亲看着孩子额头的针眼、肿起来的青紫,心疼不已。

    幸好母亲来帮忙了,素兰得以稍稍喘一口气。

    早上,她站在电梯口西面的窗户边,望着医院大门,脚步匆匆的医护人员、病人和家属,络绎不绝地进进出出,令人惆怅。

    人要是不生病,该有多好,心头该有多轻松啊!

    聪聪的体温终于稳定下来,观察了两天,孩子出院了。

    出院之后,聪聪常常咳嗽,小小的身躯咳得一缩一缩。

    雨晴结婚后也没有度蜜月,三天回门之后,他们回到善德市开始上班。

    晚上她和贾新仁来素兰家送人情的回礼,喜烟和喜糖。

    她告诉素兰,他们家附近有一个刘医生,专门看儿科的,效果很好。

    所以素兰就抱着孩子去刘医生那打针了。

    谢天谢地!

    聪聪昨晚睡沉之后一声都没有咳嗽,只是睡着前咳了两次,每次两声。

    而且整个晚上他都没有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到现在,大约六点钟了,他也没有醒。

    素兰真是谢谢刘医生,不知道他用的什么药,但愿聪聪就这样巩固下来。

    她计划明天给孩子打流感疫苗,祈愿孩子以后的抵抗力增强很多。

    母亲见素兰这十多天来,吃不香、睡不安,心疼不已,提出想把聪聪带到伯渠镇住一段时间,让素兰好好休息下。

    素兰确实累了,她神经绷得紧紧的,孩子一生病,她就六神无主。

    亲爱的母亲总是宁愿自己辛苦,也舍不得女儿吃苦。

    素兰心疼母亲,带两个孩子,都是调皮好动的男孩儿,母亲会很累,她决定和母亲一块儿回伯渠镇。

    聪聪正在学步,走不稳,又特别想走。

    母亲找出来一条绿色的长围巾,是素兰初中时戴过的,围在聪聪腰间,从他的身后抓住围巾的两端,帮助他蹒跚学步。

    晚上看电视的时候,聪聪坐在学步车里,在当作客厅的那间房里横冲直撞。

    前段时间他还只会倒退着走学步车,一忽儿,已经会正着走了。

    素兰买了几张挂图贴在这间房的墙上,教他认植物、动物、蔬菜、水果。

    调皮的他常常用小手抓一下某个水果图案,假装往嘴巴里送,还精准地配上一个“哇呜”咬一口的声音。

    素兰看得忍俊不禁,和孩子在一起,太开心!

    在伯渠镇的日子,总是轻松快乐的,在父母面前,她仍是他们长不大、需要疼的幺女儿,尽管她已经作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