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5章 第十章女帝青鸾

    李小凤:“”尽管依旧很帅,可是实在没眼看。

    李青鸾叹了口气,“不过刚刚开始而已。”

    李小凤明白她的意思,恐怕重头戏在明日的大朝会上。

    不过有一件事情,她猛然想起来,便开口说:“青鸾,你有没有想过这后宫的孩子都不是你生的,未来会怎么样?”

    李青鸾微微一笑,“难得你会开口提醒我如此残忍的事情。”

    李小凤一愣,“哪里残”她的心一惊,姓武的女人之所以死后依旧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和名声,是因为活下来的都是她的血脉,毕竟自己的后人与自己一脉相承,无法自我抹黑。

    李小凤心凉了半截,这些日子太顺,让她忘记李青鸾是个下得去死手的黑化大女主。

    第二日大朝会,李青鸾果然被一群大臣参奏不慈,心狠手辣,难为国母,请陛下废后。

    这里面一些人已经知道昨日承乾殿中的对话,想了完整的对策,上呈顺帝,言明可设立中枢,选股肱之臣批阅奏折,无效的打回,需要圣裁的再由中枢转呈御前,御前设阅文太监与润笔太监,一个负责读,一个负责写,顺帝只要听完点个头或者摇个头就成。

    这样一来,顺帝不愿意批阅奏折的障碍就解决了。

    还有另外一个障碍,皇后若是不来,顺帝上朝就瞌睡,这些人也想了对策,以后取消小朝会,全部大朝会,大朝会是露天的,不管君臣全都站着,他们还就不信了,还有人能站着睡着?

    可惜机关算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就是当事人顺帝。

    顺帝对李青鸾的感情十分特殊,这是第一个选中他的女子,不在乎他的出身,不在乎他的能力,而后来出身高贵容貌完美的李青鸾明明可以选择已经是太子的六皇子,却依旧选择了他,扶持他做皇帝,成为他的妻子。

    他现在的日子十分潇洒惬意也是因为李青鸾,对他没有过多要求,顺心便可。

    这样好的妻子哪里去找?

    这群人却说他可以不靠妻子,靠他们这群有家室有野心的男人吗?

    顺帝心中冷笑,什么中枢,什么阅文太监润笔太监,不就是为了架空他嘛?

    被皇后架空,他可以逍遥自在,后宫佳丽三千,被这群大臣架空,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是不通政事,又不是傻!

    顺帝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些跳出来让他废后的人无一幸免,或被贬或被逐出京师。

    同时提拔王木森为御史中丞,王石磊为禁军统领,王家算是彻底翻了身。

    谢晖的父亲也是主张废后的一员,顺帝看在谢晖的面子上,让其告老还乡,而将谢晖提拔为户部尚书,谢晖年仅三十,已是二品大员,一时间炽手可热。

    李家自然不会主张废后,顺帝为了安抚李青鸾,认命李尚书为丞相,李白羽为吏部侍郎。

    崔瑜官拜吏部少卿,钱聚官拜户部少卿。

    挑起事端的卫贵妃也没漏掉,顺帝很生气,当初就不想娶她,若不是李青鸾相劝,正妃之位岂会给她?封她为贵妃已是天大的恩德,竟然妄图将皇后拉下马,她怎么敢想!

    看在她诞下大皇子的份上,迁到偏僻的宫殿老实待着吧。

    一顿操作之下,反对皇后的势力被拔出了七七八八,顺帝终于放下心来,安抚李青鸾,“皇后,以后谁敢说你,朕绝不轻饶,你就安心陪朕上朝,帮朕处理国事。”

    李青鸾看着顺帝,心中感慨万千,“臣妾感激陛下的信任,定将不负所托。”

    顺帝满意了,满意过后猛然发现其实他可以不用起大早上朝,于是开始装病,然后发现天天睡到自然醒,醒来就去游园赏景,身边有不同类型的美人作伴,日子实在太潇洒了,于是干脆装头疼,彻底不上朝。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臣渐渐适应龙椅上只坐着皇后。

    李青鸾慢慢将其他对她掌权有意见的朝臣剔除,彻底掌握局面,便安心待孕,生下一位公主后便不肯再怀孕。

    李小凤依旧顶着“嫁不出去老公主”的头衔赖在皇宫,见此情景便提醒道:“你不想再生的话,不如找个稳妥的妃子生下皇子,你从小开始养。”

    几年的执政生涯,让李青鸾一身的帝王威仪,她惜字如金,“不必。”

    李小凤想了想,再次开口,“否则将来不是你生的皇子登基,与你又无感情基础,指不定能干出什么呢。”

    李青鸾面色如常,“自然要是我亲生的才能登基。”

    “你又不打算再生,哪来”李小凤猛地瞪圆眼睛,“你要扶持你女儿。”

    李青鸾一脸理所应当,“当然。”

    李小凤犹豫片刻,还是说道:“恐怕皇上他不会答应,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皇上有三位皇子,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公主继位。”

    而且现在皇帝正值壮年,他又整日与美女们混在一起,恐怕未来皇子不会少。

    李青鸾许久才说:“不会再有皇子公主出生了。”

    李小凤呆楞半晌,她知道自己劝不住,又不忍看,干脆躲到宫外的公主府中,这府还是李青鸾为她建造的,极尽奢华高调,住着十分舒适。

    正如顺帝的自我评价,他只是不通政事,又不是傻,后宫女子不再受孕,怀了也会意外流产,他很快发现不对劲,急匆匆跑到李青鸾那里质问,“你要干什么?”

    李青鸾坐在御座之上,而顺帝站在御书案前,这场景已经让人分不出谁才是皇帝。

    李青鸾挥退殿内诸人,方才开口,“你应该早就知道我想干什么?”

    顺帝沉默片刻,露出痛苦的神色,“现在这样还不够吗?”

    李青鸾看着他认真地问道:“我做得不够好吗?”

    顺帝半晌点头,“你做的比任何一个皇帝都要好。”

    李青鸾自从执行一来,顶着各方压力重新分配土地,让很多佃户、流民、乞丐重新安家,取消各种苛捐杂税和人头税制,改成按土地所有面积纳税,并将很多特权阶级在土地上的特权取消,从根上杜绝隐田。

    只这一项政策,李青鸾可是把除了普通百姓以外的阶层都给得罪狠了,亲爹李丞相承受不住这来自四方的骂声,辞官归隐,现在朝中李白羽是李家掌权人。

    为了防止官员与民争利,李青鸾更是规定在朝为官者,直系亲属三代不可经商。

    这个政策不但往死里得罪了读书人,还把大商人阶层给得罪了,毕竟这么有钱谁不想改换门楣。

    文人骂人不用脏字,但是字字见血。

    若不是李白羽知道李青鸾最终的目标,恐怕也承受不住。

    李青鸾再次开口,“那么我不配以一个帝位的身份被后世评说吗?”

    顺帝的表情一变再变,哀求道:“能不能留他们一命,让他们活着?”

    李青鸾面露不忍之色,最终,“你知道,我不能。”

    顺帝闻言掩面而泣,踉跄着离开了承乾殿。

    没过几日,顺帝连下几道圣旨,把三个皇子全都过继出去,引起朝堂震荡。

    满朝文武简直想不明白,哪有皇帝把自己折腾到没儿子的?

    这到底是个什么品种的昏君!

    几番抗争无效后,朝臣也算看明白了,这皇帝算是没救了,好在还年轻还能生。

    只是事与愿违,过去二十多年,后宫中再无皇子公主出生。

    顺帝驾崩于顺帝二十八年,年五十。

    皇后李氏在朝臣的拥护下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媂,改年号为元,史称媂元帝。

    媂元帝是史上第一位女皇,却不是唯一一位,媂国存续千年,共出了十二位女皇。

    当然,这些李小凤是后来看到的,她早在顺帝出继三个皇子时,便已经完成任务,回到了气运管理局。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