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4章 使者前来

    观言堂之中,岳安氏此时正在指着面前的一个大丫头骂着,随手将桌上的茶杯扔到了门口,恰好岳沅歌进来,见到这样的阵仗不由得吓了一跳。

    “娘亲,您在干什么?”抬脚迈过去,岳沅歌走到岳安氏身旁,轻声的询问着。

    瞥了岳沅歌一眼,岳安氏擦了擦手上的水迹,“这正月里你瞧瞧你舅母送了些什么,我本以为在国公府能得些好东西,也不过就是这普通的物件罢了,我不开口,还当我好欺负了,打发要饭的吗?”

    岳安氏身后站着两个大丫鬟,婧澜也跟在岳沅歌的身后,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她们仍是看不惯岳安氏的样子,本就是寄人篱下来的,却偏偏处处都表现出一副主子的模样,还真是把自己当回事了。

    “你们还站着做什么,快去收拾啊,在倒两杯茶来。就知道喻兰好心让我挑选丫头,肯定不会是什么好货。”岳安氏坐在凳上,斜眼看着她们。

    闻言,不仅仅是岳安氏的丫鬟,就连婧澜的脸色都变了,她们一直是各个院子之中的二等丫头,虽没有一等丫头那般利落,却也是府中不错的,却被她给贬低成了这个样子,虽然心有不甘,却还是无奈的退了出去。

    “你也是,不是让你和安长溪搞好关系?怎么这几日不见你去她院子里?”岳安氏见丫鬟们都退了出去,开始询问起了岳沅歌。

    听岳安氏这样说,岳沅歌不由得咬了咬嘴唇,她又何尝不想与安长溪搞好关系,只是每次去长溪院都坐不到一会儿就被安长溪给赶了出来,一来二去的她也不想着再去热脸贴冷屁股了。

    “娘问你话呢?你是没听见还是怎么的?”见她不回答,岳安氏不耐烦的又问了一遍。

    “娘,不是女儿不想与她在一块,实在是她都不愿意见我,我能怎么办?”岳沅歌皱着眉头,十分不开心。

    “诶,初十那日是锦国太子前来出使,只是你舅舅不同意你去,要不然以你的姿色,定然能够迷倒些达官显贵的公子哥。”看了岳沅歌一眼,岳安氏十分无奈的说道。

    此时的长溪院之中。

    “郡主,老爷让老奴过来告诉您一声,过几日锦国便会派使者来访,到时候两国相聚,必然会有盛大的宴会,老爷的意思是希望那日郡主能够好好表现。”安管家敛着眉说道。

    听到了这个消息,安长溪全身一震,不由得一阵晕眩,锦国前来的使者,那便就是太子颜厉!

    种种景象再次浮现在脑海之中,他的纠缠,他的炽热,此刻在安长溪的思绪之中慢慢的形成了清晰的影像,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爹爹我会好好表现的。”安长溪点了点头,敛去了讶异的神色,颇为平静的说道。

    云国自古幅员辽阔,疆土广大,与周边各国虽有兵戎之争,但却仍与它们往来频繁,特别是北方的锦国。

    正午年二年正月初十,锦国太子颜厉率其妹妹亦霞公主与王族子弟一行二百一世人自北而来京都,轩帝龙颜大悦,降旨以最高礼节迎接,仪仗浩大隆重,是正月里的一大盛事。

    正月十五,上元节这日,轩帝特设宴于皇家园林凝萃园,锦国太子颜厉与其部下列席,云国皇宗氏族,后宫嫔妃以及正四品以上官员携家眷列席。

    凝萃园此时异常华美,四边各插十八根明黄色五龙旗,迎风招展,在冬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每隔十步便由禁军护立,场面异常宏大。

    席中轩帝与颜厉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场上的胡歌鼓舞异常夺人眼球,一时间席中欢欣热闹,气氛极佳。

    歌舞结束之后,突闻鼓声响起,谈笑风生的众人不由得停杯望去,只见场上五道红绸突然高高拉起了两个巨大的银球,与此同时,场外的两匹汗血宝马飞驰而来,两匹马上各有一女子弯弓拉弦,羽箭如风,直直的射向了两个银球。

    银球应声而裂,飘下了两道雪白的哈达,两名女子将弓箭置于腰后,脱开缰绳立在马背之上,每人接过了一条哈达。

    众人高呼,只见马儿奔腾到主台之处,两人相视一笑,一同跳下马背,将哈达一对折叠,高举至齐肩处,一人走到颜厉面前,一人走到轩帝面前,朗声一笑道:“祝愿云国锦国邦交友好,万世千秋。”

    轩帝与颜厉接过哈达挂在脖子上,两人不住的看向面前的两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