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六章 行军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整编之后,拿到新番号的部队终于准备离开驻地了。部队的新内部番号是帝国陆军装甲教导营,目前对外的部队名字是“西川志愿军独立大队”。原来的独立一师和二师的番号已经被取消了。在新上任的谭闵德的授意之下,似乎帝国要对表现抢眼的装甲部队来一次大的动作了。

    虽然被称为教导营,实际它更加接近原来一个加强营的编制。教导营有六个坦克连队,一个装备装甲车和轻型坦克的侦察连,一个拖着火炮的支援连以及指挥连和工兵连。在纸面上,所有的部队都是装在轮子上的。但是实际上,在包围圈里建立起来的这个教导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支援部队拥有汽车——倒不是因为汽车不够用,而是参谋们算来算去都只能发动这么多的车辆,因为油料和备件都太紧张了。

    作为主角的坦克连,每个连装备了20到25辆坦克。作为实验性质的一部分,每个连独立配置了1个连的步兵,但是帝国缺乏搭载这些步兵的运输工具——光靠两条腿步兵师跟不上坦克的步伐的。最后这6个步兵连只得重新安排,纸面上归属于各自的坦克连,实际上编成独立的步兵大队,然后这些步兵能够坐上汽车作为一线机动步兵,其余的用双腿跟上。据说帝国还在试生产的某型装甲车能够搭载步兵跟随坦克作战,但是谁都没有见过那个之前默默无闻的东西,而且即便来了,也没有油料给它们用。

    扬宗天临走之前专门去看望了这段时间接待他们的老夫妻。老头子送了一把自己做的烟叶给他。扬宗天则将自己和胡为军等人凑的一点钱——帝国的货币在南亚和澳洲还是有流通价值的,给了老两口作为为军队服务的补偿,为此扬宗天按照惯例还签署了一份说明文件。

    搭乘贼鸥飞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在由谭闵德主持的高级军官作战准备会议上,扬宗天了解到这次行军将是一次新的作战行动的序曲。就在这段时间他们享受小树林度假村的啤酒的时候,在关宁以西渡河的7集团军遭受了独立军的迎头痛击——很显然他们建立桥头堡威胁斯内德集群侧翼的做法是不能容忍的。

    经过一天多的战斗,7集团军原先的桥头堡丢了两个,整个集团军又被压缩到了嚎风山脉的几个出口附近。唯一的亮点是进攻前调配给7集团军,先前不被看好的新5师。这个并不满员的前地方要塞师在北边多坚持了两天,勉强护住了一条小型的铁路以及陆桥。7集团军的失败使得斯内德重新夺回了北部战线的主动权。在消除了侧翼的威胁之后,航空侦察的结果表明,得到补充的斯内德作战群正在向新香山以北地区运动,似乎是要进行新一轮针对38集团军的进攻了。

    大本营为了这个情况又是一阵紧张。在催促之下,谭闵德拿出了一份作战方案。方案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无非就是加强38集团军的西线和南线防御,消耗敌军进攻力量之后再进行有限反击慢慢夺回主动权而已。

    这个方案很快被通过了——虽说现在38集团军处在被包围的境地,但是经过海军的出色发挥(他们在这段时间修建了几个临时的浮动码头),通过海运还能维持相当的战斗力,这些战斗力大本营认为在目前并不宽广的战线上进行防御是没有问题的了。

    全营分成两个批次出发,扬宗天现在负责的2连和罗晨的一连打头,3连4连殿后,5、6连跟随步兵和支援部队出发。按照蒋林的意思,这次行军因为不需要急着投入战斗,可以当成一次实战训练来进行。

    胡家两兄弟这次排在了一个行军队列里面,只不过胡为群是在坦克里,而胡为军坐在汽车上。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事情,现在胡为群是杨宗天的副连长,胡为军则是隶属于他的步兵连的连长——地位和待遇跟排长差不多。

    尽管出发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到了下午准备宿营的时候,3连还是掉队了。罗晨的一连在前面并没有停下的意思,插在2连之后的一辆师属炮兵的重型车压断了一座工兵搭建的板桥。结果后续应该跟上的部队就被拉下了。

    不过最神奇的事情还不在于此——实际上当时扬宗天立即用电台通知了后面的3连以及4连改道从一条支路过去。奇怪的地方在于,4连后来跟了上来,而3连却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下午5点30分左右,罗晨发来信号说已经到达了指定的集结宿营地点。1连的坦克离开大路,分成一个人字形编队开向了不远处的一个浅坡高地上面。扬宗天如法炮制,只不过他们的营地是在1公里之外的一片土豆田的旁边。在农舍的一处仓库旁边,赫然停着营指挥部的车辆。站在在一辆拖拉机旁的蒋林正双手叉腰,叼着烟嘴等着自己的部队呢。遥望农田的另外一侧缓坡下,4连的部队正在就位。

    “3连走散了,你的连要分一部分出去顶替3连的位置。”蒋林对着跳下坦克的扬宗天说道。这个高大的长官一脸的不高兴。

    扬宗天也很识趣地没有问为什么走在后面的4连反而准确到达了。他只是趴在营参谋面前摊开的地图上,开始寻找原先标记的3连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