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6章 弘文馆讲学

    很快,卢显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李世民决定效仿战国时的齐国稷下学宫,让方煦在弘文馆,公开和那些不服的士子辩论。

    今天,弘文馆热闹是必须的。

    来的人,都是大名鼎鼎、威名赫赫、臭名昭著的,额,最后一个词是程老流氓的专属。

    你问,人家文人聚会,学术辩论,他个武夫来干什么。他会告诉你,老子乐意,老子来看文人撕逼的。

    杜如晦、房玄龄、孔颖达、虞世南、许敬宗……都来了,而且凑成了,一个串子——李世民的十八学士。

    神童诗里有:英雄三百辈,随我步瀛洲。十八学士步瀛洲说的就是他们。

    一上来,卢显就将矛头对准了方煦,火力全开,“学生卢显,对方大夫飞诗文是很钦佩的,不过,敢问方大夫,年齿几何,可曾及冠,是和出身,就敢著书立说,为童子启蒙,半天下师?”言下之意,你方煦也就学习诗作作文章去吧,著书立说,岂是你能染指的。

    方煦,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装那什么的,向前迈了七步。还回头,向孔颖达等人那边,问了句,“适才,我迈了几步?”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对望一眼道:“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这小子今日也想七步成诗不成?”

    “即使七步成诗,这局也难解。”褚遂良回道。

    没错,方煦同学又要抄了,而且这回抄的,可是鼎鼎有名的。

    虽然字数也不少,不过想到,语文课本上的背诵全文,就知道难不倒方煦同学的。

    有猜到的吗?这回方煦同学抄的是,韩愈的师说,不过让方煦给修改了,并加入了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一小部分。

    师说

    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师说被方煦用在这里,也在此时,只能说,恰如其分,恰逢盛会,恰……,好吧,我没词了。

    只听,方煦装那啥的念道:

    “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