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章 千里护状元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

    当韩适甫那两坛酒送至京城时,正值左顺门事件惨烈发生,杨慎没能收到表弟送来的美酒。廷杖打坏了他的背部,他只能一路卧趴着前往云南永昌卫。

    似乎是因为被贬的心情不佳,杨慎一路上故意和所有人作对。明明走水路五天就能到达,杨慎却偏偏要乘车走上十天。明明有可以直通的大路,他却非让车夫走崎岖绕路的小道。

    “这不是故意折腾人吗?”

    路经武陵源时,当杨慎第三次决定临时改道,车夫心里压抑的不满终于爆发了。车夫口里答应,待车内杨慎疲惫昏睡时,偷偷挥鞭,将马儿赶向了那条好走的沿山小道。

    正当车夫为自己的小聪明而大感得意时,忽然,头顶有碎石不断滚落。一开始,车夫并未在意,只道是山上偶有石块掉落,尚属正常。可当滚落的石块越来越大时,车夫意识到这里面事有蹊跷。车内的杨慎也已经发现不对,忍着背痛,将头探出车窗,这一看,不由得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只见一块巨大的山石正以飞快的速度朝着马车所在的方向隆隆而来。杨慎绝望地闭上双眼——

    不好!信上的事真的应验了!

    原来杨慎这一路总是临时改道,不走近偏走远、不走宽敞大道非走崎岖小径,并非心情不佳、故意刁难车夫,而是因为在出行前,他曾收到过一封匿名信。信中,寄信人言词恳切地告诉杨慎,有人意欲在他前往永昌卫的路上取他性命。

    杨慎心知父亲在朝为官时,因为刚正不阿、禀公办事的确得罪过不少人,加之自己与朝中小人抗争,这路上难免凶多吉少。一路上,他多了一个心眼,总是尽量避开那些易设埋伏的道路。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车夫竟然会擅自改变了道路。望着眼前这滚滚而来的巨石,杨慎心中明白——杀手出招了!

    闭着眼等待命运审判的杨慎却并没有等来巨石,反而等来了一队天降奇兵。这些蒙面人身手矫捷,领队的那个大汉几乎只是轻轻一提,便将杨慎移到了自己的马上。杨慎虽不知来人是敌是友,但他心知没有对方自己早就葬身在巨石之下,所以也不多问,任凭对方将自己一路带到了江边。

    大汉突然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参见杨大人。”

    这一变故委实出乎杨慎意料之外,杨慎并不记得自己结交过这样身手了得的朋友。

    蒙面大汉看到杨慎的反应后,笑呵呵地一把扯去脸上蒙面的黑巾:“杨大人可否记得那封匿名信中交待之事?”

    杨慎不禁失声道:“竟然是你!”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搭救自己的人竟然就是在“议大礼”那天,将自己打得皮开肉绽的那个锦衣卫。

    “你为什么要救我?”知道了蒙面人的身份之后,杨慎反倒觉得更加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