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一章 知时哉

    伏熊楼有规矩:利器不可入,所以魏远书只好坐在伏熊楼的门槛上,手里提着白清江的枪头,侧耳听着屋里穆关陵中气十足的问话和白清江不咸不淡的回答。

    “这截枪头,也不知是兵家传世的正、定、封、肃中的哪一截?”

    魏远书拂过枪尖,只觉寒气袭人。

    长安城外的那一仗打得不轻松,若非白清江兵器了得,只怕也撑不了那么久,饶是如此,他也落得个经脉衰弱,伤及脏腑,不过白清江倒是尽职尽责,一回来就往伏熊楼去,说是要向穆总指挥使详细汇报,不过依着魏远书的看法,白清江十有八九是来给弘忍求情的。

    嘿,真是不打不相识。

    魏远书倚着门框,懒洋洋地打了个哈切,心中则并不平静。他自己是六正之一,自然也知道自家做的是什么事情,可知道的越多,就越好似雾里看花,有些不明朗起来。般若剑阁地处秦岭,徐潮生的老巢远在东海之外,莫放空在密州一带做事,曲明海四处流窜居无定所,这四个人天南海北,偏偏在长安城外大打出手,若说纯属巧合,那也太扯淡了。

    魏远书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江湖儿女四海为家,万寿节又是大日子,硬要扯淡也不是不可,然而这一起事故里,牵连辽东豪商,隐世门派、正道扛鼎、江洋大盗,这一出好戏趁热上演,巡捕司怕是要好好收拾收拾戏台了。

    他瞥一眼屋内,穆关陵叉着腰,十有八九又在骂娘了。

    “唉,啥时候是个头?”

    魏远书叹一口气,胸中一阵郁结,这倒不是他忧国忧民,实在是被王家老鬼收拾得够呛,亏了底子好,否则现在就该和赵稼一起,躺在医馆里安稳养伤了,多亏了那个不知身份长相样貌武功底细的“过路人”,他现在还有功夫胡思乱想。

    魏远书掰着指头,一个一个数过去:“青玉洲的俩,般若剑阁的一个,紫竹村的一个,不知来路的一个,”随即在心中加了一句:“关漠一个,拜火教一个,金玉堂一个。”

    热闹倒是真热闹,就差一把大火了。

    半晌,白清江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走吧。”

    “解决了?”

    “差不多,弘忍先送去医馆。”

    “嘿,楚大夫又得骂街了。”

    白清江取回枪头揣入囊中,微微一笑,并不答话,只是闷头向前,往瀚海医馆而去。

    瀚海医馆在长安城的生意从来都是冷冷清清,偶尔有几个外地人一头撞到这儿,也十有八九不会来第二次,没法子,任谁瞧见医馆阴暗角落里排列整齐的骨头架子,只怕都会渗出一身冷汗。不过凭借宋意何的堂堂相貌,倒是有不少女子出入其中,每每交付的诊金,后边总带着一块手帕。

    魏远书与白清江来这儿的时候,就正瞧见宋意何正襟危坐,给一个带着面纱的婀娜女子诊脉,不过依魏远书来看,那女子双目有神,四肢状若无力实则蓄势待发,这幅样子该是个江湖好手,哪里像有病了,自己车厢里边那昏迷不醒的和尚才叫有病。

    他招呼马车停下,清了清嗓子,远远朝宋意何招呼一声:“宋大夫,生意上门喽!”

    宋意何闻声,竟有些如释重负,连声叮嘱眼前女子些许用药事项,便急急起身往魏远书这边来,那女子悠悠的叹一口气,也不离去,只是静静地瞧着医馆门前的三人,美目嫣然,若有所思。

    魏远书和宋意何肩并肩,将弘忍从马车上搬下来,年轻捕快压低了声音笑着问道:“宋大夫,桃花运?”

    “唉,不提也罢,尽是些不知道哪里来的麻烦,”宋意何摇摇头,揭开马车的帘布,瞥一眼车厢中双目紧闭的苦行僧,眉头顿时一皱,“这又是何方神圣,和尚不该送去青龙寺吗?来我医馆作甚?”

    魏远书学着他方才的样子,也是叹一口气,“唉,不提也罢,尽是些大麻烦。”

    宋意何瞪他一眼,伸手握住弘忍手腕,只是刚一搭上手,大夫的脸色就变得有些疑惑了:“这脉象?这功夫?”

    白清江适时回答道:“般若剑阁,弘忍。”

    宋意何捂着脸闷哼一声,合上帘子无奈道:“我真是谢谢您二位,你招来俩,我今年的手札可有的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