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文 第三十七章 玄缘

    “‘周武王东征,大败纣王之师于牧野,纣王在朝歌,登露台而自焚。

    “‘四路诸侯推武王为天子。

    “‘武王回到西岐,听说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十分痛惜。便下了天子诏令,免首阳山尊王之责,永不为周土。

    “‘后世各朝之君都以武王为范,王土不纳首阳山。

    “‘因此首阳山数千年来,都在道统之外。这就是所谓绝道统之意。

    “‘再者,玄教修行,不同于道教。道门虽广布天下,却有出家入世之分。而玄门虽跼促于孤山,但并无出家入世之分。修玄之人,可乐享人伦,并无损于玄法之进益。

    “‘这便是不断人伦之意。

    “‘只是自第一代孤竹公以来,历代孤竹公都遵成例,不婚配,也不遗子嗣。’

    “我问道:‘既然历代孤竹公都无子嗣,那孤竹公之位如何传承?’

    “孤竹公说:‘刚刚我也讲过,夷齐姓氏,不以血脉相传,而是以玄缘相传。孤竹公之位,也是一样。

    “‘从规仪上讲,自古都是师徒相传。

    “‘但玄门之内,师徒关系,都由玄缘而定。有缘虽相隔千里,年岁倒悬,都可为师徒;无缘虽居于山中,年如父子,也不可为师徒。

    “‘我虽年近八旬,但七十岁之前,从没收过一个徒弟,皆是玄缘未到。

    “‘十年前才收了冲儿为徒。也是玄缘所牵。’

    “听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

    “千百年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事迹在世间广为流传,但没人知道这背后还隐藏着如此曲折离奇的故事。而玄教之名,世间更是闻所未闻。

    “但转念一想,我刚刚入得山来,山主为何将本门秘事和盘托出,讲给我这外人听。

    “于是问道:‘我本是外乡人,逃难到了山上,却蒙仙长如此看重,将尊教之事悉数垂述,就不怕晚辈他日在外搬弄口舌吗?’

    “孤竹公听罢,仰天大笑。

    “我以为说错话了,内心忐忑不安。

    “孤竹公理了理长髯说道:‘我不是什么仙长,仙长之称,乃是道门之例。我玄门之内,只以师徒相称。有外客入山,也只是以先生相称。你若不嫌老朽我尊大,也可随冲儿一道,叫我师祖。我自十年前收徒以来,山中众徒见我与他们年岁悬殊,不愿以师父相称,执意要称师祖,我执拗不过,只要由他们去了,如今这已成为山中的习惯。’

    “我听完受宠若惊,起身行礼道:‘老先生如此抬爱,晚辈实在惶恐。如蒙不弃,我愿拜在门下,不知道老先生可承愚鲁否?’

    “说完面朝孤竹公,单膝跪于地上。

    “孤竹公起身下了宝座,双手将我搀起,笑容满面地说:‘不知道刚刚你从峡谷经过,有没有听到异样声响?’

    “我答道:‘我跟着冲哥从峡谷过,走到一半的时候,看到有个黑洞。黑洞里像有金器自鸣的声音,但不知道是何物。’

    “孤竹公说:‘那自鸣之物,正是缙云神剑。此剑是我玄门圣物,但有玄缘之人,经过峡谷,都会听到剑鸣之声。你能听到,说明与我玄门有缘。

    “‘上月旱魃人燃裳苴到我这里,曾提起过你。我当时即占一卦,就知道你将与我玄门结缘。

    “‘昨日我算到你二人在渭源城中受难,恰巧同一地点有魔祟之事,便派冲儿前去搭救,顺便除了亡尸之魔。

    “‘原以为你二人在外游历几年才会到我山上,想不到,今天一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