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53、第五十三章

    沈独清的家教补习团队很快就组建起来了。

    他们这个团队,算上顾问孟正和老板沈独清,一共有八名成员。剩下六名成员也都是雅和初三实验班里的同学,中考成绩全都在全市前两百名以内,并且全都已经被雅和高中录取了。剩下六名成员中有四名女生,分别是柳灵及她的两位好友和家境不好的学习委员林晚晚。两位男生则叫李强和李昊。

    按照沈独清的计划,他原本没打算找这么多人。但柳灵想要拉上她的好友,李强想要拉着他的本家兄弟李昊(其实这两人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因为同姓李,平时又玩得好,所以喜欢用本家兄弟来指称对方),沈独清考虑到大家的心情,也没觉得为难,就全都收下了。他抽时间把几位成员聚集起来开了个前期会议。

    孟正是顾问,不参与讨论。不过,他对小组的贡献可不小。首先,他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是家教补习班的一块活招牌。其次,他的笔记是所有人中做得最好的。于是另外七个人一致决定,用孟正的笔记来充当补习班的课纲。

    孟正的笔记在此之前已经托孟爸爸带回去给姐姐们用了,他原本想要打个电话回家,让爸爸把笔记寄回来,给补习班复印几份再重新寄回去。却不想,沈独清竟然拿出了复印本,说:“不用麻烦叔叔了,我这里已经有复印本了。”

    “咦?你什么时候复印的?”孟正问。

    “就……就中考前两天。”沈独清好像有些心虚。孟正的学习资料一直都是和沈独清共享的,在这方面,孟正相当大方。沈独清想要借他的笔记看,都不需要和他打招呼,直接拿走用就是了。所以沈独清能够完全不惊动孟正就弄到了复印本。

    “你早就想好要弄补习班了?”

    沈独清更加心虚了,说:“是、是啊。”

    孟正忍不住对着沈独清竖了大拇指,觉得他十分有计划性。

    但其实,当沈独清拿着孟正的笔记去复印时,他还真没有什么创办补习班的想法。他只是忽然起了收藏孟正笔记的心思。若不是知道孟正家里有两位姐姐需要他的笔记,沈独清本来是想直接把孟正的笔记原件留下来用于珍藏的。

    没有原件,复印本也好啊,反正有东西用于收藏就好。

    要是这种心思被孟正知道了,总觉得有些羞耻呢!

    沈独清约了团队里的人在学校外头的奶茶店里见面。孟正虽然没有打算深入参与到家教补习班的具体事务中去,但还是抽空参加了第一次全员会议。他心里琢磨着,要是孩子们很有想法,他就跑去当个安静如鸡的围观群众;要是孩子们想得不周到,或者方向走偏了,他就及时帮他们把握调整一下方向。

    但其实孩子们都很能干,无需孟正担心,他们讨论问题时都是像模像样的。

    比如说收费这个问题,大家就各抒己见,说得头头是道。

    以学习委员林晚晚为首几个人认为,他们这个家教补习班的收费应该低于市面上的其他补习班。因为他们都是学生,才十六七岁,虽然个人能力不错,但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样的资历肯定没法和别的补习班里的那些有着高级、特级老师资格证的老师们相提并论,所以他们的收费自然要低一点。

    但以李强为首的几个人却觉得,他们补习班的收费应该比市面上的补习班的收费要高一点。因为他们实行的是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小班教学,而在别的补习班里,一个老师至少带二三十个学生。如果他们收费低,那还赚什么钱啊!

    林晚晚她们又说了,他们之前没有办过补习班,没有往期的补习成绩作为参考,如果收费特别高,哪里还有家长愿意带着孩子来报名呢?就算有学生来报名了,他们倒是能保证自己教得尽心尽力,但万一学生本人能力有限,上完补习班后进步不明显,他的家长一想到补习费那么高,非跑来砸场子不可。

    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老师。对于那些真正的老师来说,他们平时的教学工作就是他们的成绩,补习班上有学生学得不好,那只能是学生本人能力不够。

    为了避免麻烦,他们这个学生家教补习班索性就把收费降低一点。

    李强他们则说,他们的卖点就是自身的成绩和精品辅导,如果收费很低,这首先就是低看了自己,又怎么能迎来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呢?能给孩子上补习班的家长哪里就真差那几个钱了,他们肯定要挑选最优秀的补习班给孩子们上。

    他们难道不优秀吗?

    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沈独清一直没有发言,等大家吵得差不多了,再吵下去都是车轱辘话了,他才站出来说:“我有一个想法。或许我们可以把家教补习班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一期补习、二期补习和三期补习。三个阶段的收费标准各不相同。”

    这说法立刻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沈独清继续往下说:“一期补习的收费只比学生家教略高,但比那些有经验有名望的老师在外头开设的补习班的收费低。这样就没有人能质疑我们年纪小而收费高了。一期补习持续七天,其实也是个试用期,要是学生们觉得我们这边的教学很有效果,那就让他们报名参与二期补习,二期补习的收费肯定要比一期补习高一截。要是学生和家长觉得不值得花这个钱,他们上完一期补习就可以离开嘛!至于三期补习,那收费就要更高了,因为三期补习是点对点的弱项补习,会针对每个人的弱点制定具体的补习方案,这个很费心力的。”

    沈独清的这个想法算是兼顾了林晚晚和李强两方的意见。不会因为价格制定得太高而招不来学生,也不会因为价格制定得太低而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至于一期、二期、三期具体要如何收费,沈独清还要请教下家里的众多老师亲戚们。他们身在这个行业内,肯定对各种价位了然于心。

    “如果真的施行按期收费,那大家一定要毫无保留地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啊!”沈独清借机给大家做员工动员,“如果我们能力不行,学生们上完一期补习后肯定全都跑光了,到时候赚不到钱不说,还丢人。但只要我们有能力,二期、三期的收费全都建立在我们的能力之上,这笔钱我们赚得问心无愧。”

    一帮少年少女们被沈独清说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除去收费问题,他们在会议上讨论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说如何打广告,如何做传单,如何展开教学工作等等。孟正在一旁听得十分欣慰。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别看这些孩子们一个个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但当他们凑在一起集思广益时,还真把每件事情都安排得非常妥当了。

    在回家的路上,孟正忍不住对沈独清说:“干得不错!”

    “真的?”

    “真得不能再真了,每个字眼都是发自肺腑的。我看好你啊!”孟正说。

    沈独清的心里顿时涌出了万丈豪情,不由自主地冲着孟正露出了一个傻笑。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整个初中就全面迎来暑假了。袁方去了他妈妈那边过暑假,任枫原本是打算去爷爷家的,但一听说沈独清正在搞家教培训班,他就非要留下来凑热闹。他说,他可以去培训班上搬搬桌子擦擦椅子分发分发试卷什么的。他不要工资,就想跟在沈独清身边玩一玩,啊不,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