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7对7训练

    训练球场那边已经跑完圈,开始对抗训练了……

    由于人员的不充足,所以钟伟明只安排了7对7的对抗训练。

    很意外的,前国脚毛建清仅仅被安排在替补阵容。

    左边锋李玉明,右边锋毛建清,至于本来在主力阵容打着左边锋的尹洪波则被调整到主力阵容的中路。

    替补阵容这边,毛建清一边穿上代表替补的黄色背心,一边对李玉明说道:“今天减少内切,多点下底传中。没问题?”

    这次毛建清的声音中不只是往常的冰冷,而且还带着鼓励。

    李玉明猛地点了点头:“没问题。”

    毛建清一边系着发带,一边比了个OK的动作。

    由于只是7对7的对抗,所以不可能踢大场地,钟伟明叫了几个球员在半场的左右两边摆放了移动球门,这样的场地尽管会略显小些,但是这可以很好的锻炼球员们的小范围传转接,抢逼围。

    随着钟伟明的一声哨响,7对7对抗也开始了。

    主力阵容这边在中圈开球。

    训练赛一开始,主力阵容也只是在后场倒倒脚,并没有急着往前打。毕竟他们也怕替补阵容的李玉明打起反击来那种可怕的速度。

    主力阵容这边依靠着尹洪波的个人能力在中场稳健的控制住节奏,主力前锋叶伟超靠着诡异的走位在替补阵容的后卫线中,像条泥鳅般灵活的穿梭着寻找空档。

    替补阵容这边的毛建清则退守到自己半场,并没有报道中所说的“球霸”现象。

    什么是“球霸”现象,就是不防守,只进攻。总是在前场呆着,不回后场帮队友擦屁股。这样战术并不是不行,2011年,李章洙执教的恒大队就是这样的战术,三个外援克莱奥,穆里奇,孔卡在前场,只进攻不退防,防守工作交给其他7个中国球员。中国球员断球后便快速传给在中圈等球的孔卡,由孔卡掌控进攻节奏,穆里奇,克莱奥穿插到禁区形成两个包抄点。

    这样的战术在10年后的现在是不可能奏效的。曾经的中国球员能力,意识都差外援太多太多了,所以那样的“三叉戟”很容易获得机会。随着中国足协的重视,近10年来的中国足球已经进步了许多,一些中方球员甚至能力不比外援差了,所以,整体足球才是现在的主流。

    毛建清此时在场上显示出的便是一种极其职业的团队合作意识,偶尔队友失去注意力而失位,便能第一时间看到他从侧翼补上,或者一些极有威胁的长传球,很多都是毛建清的解围。

    训练赛进行到22分钟,主力阵容尽管在场面上是压着替补阵容在打的,但是也没有寻得好机会,除了叶伟超一次偏出的头球,便只有质量很低的远程开炮。这也让主力阵容的中场指挥官尹洪波连连摇头。

    第25分钟,尹洪波一眼看到拉到右路的叶伟超,一个过顶球打替补阵容的身后,叶伟超与尹洪波的默契简直就是完美,尹洪波刚出脚,叶伟超一个转身反跑,胸口一接,替补阵容的三个后卫便很轻松的被过掉了。

    单刀球。

    叶伟超这种天生的射手是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摆起右脚劲射,皮球飞进球门左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