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十一章 第二次广州之行

    广州机场,依然如之前一般,耳边是嘈杂的粤语声不断,但接机的人变成了出售光盘生产线的丁总。张毅握手的时候,有意识的观察丁总的神情,发现除了欣喜之外,并没有其它的表情。

    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在购买生产线的余款没有结算清楚之前,他怕会发生什么变化。

    丁总邀请他们几人一起去了一家粤菜馆,品尝了地道的粤菜,当然,少不了两位师兄的所谓保留菜品:三合油。

    席后,张毅随意的看了看光盘生产线,发现人员和生产线都没有什么变化,唯一不同的就是两位技术员,看见张毅后,马上站起来,向张毅致意。眼神里满是热切。

    张毅明白他们的想法,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律师楼,张毅当着律师的面,交割了购买光盘生产线的余下的90万余款。丁总,写下收条,签字后,和张毅一起到房管局履行交易手续。

    最后,丁总将手里的一个小本交给张毅说道:“这是光盘分销渠道人员名字和地点信息,以后全交给你了,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我还只是瞎玩,而你现在这么年轻,就做到这个地步,将来成就不可限量。有机会来加拿大的时候,可以来找我。”

    说着,在本子的最后,写下加拿大那边的联系信息。张毅接过本子,看了看,上面的地址是加拿大卑诗省维多利亚市。

    摆摆手,丁总说了声:“再见!”

    走出厂房院门的丁总,脚步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缓慢的回头又看了一遍院子周围的情景,眼神中有眷恋、有回忆,也有些伤感。

    送走丁总,张毅马上吩咐两位师兄,让他们俩召集已经到来的人员,清整大院。然后,找来施工队,在规划好的位置,盖起来一座钢架构的仓储式厂房。旁边又建了一座钢架构的两层的宿舍楼,沐浴间、厨房、洗手间一应俱全。这种钢结构的厂房和宿舍楼,除了坚固、耐用,最主要的是,修建速度快,拆解、扩建都很方便。

    当然,恐惧广州闷热天气的张毅,对于宿舍楼,特意要求在房顶和墙壁上增加了厚厚的保温层,并且加装了小型的中央空调,保证了每一间宿舍的冬暖夏凉。

    顺便平整了一大块空地,作为小操场,上面摆满了各种锻炼设施。这些退役军人,刚离开军队,习惯了各种身体训练,这些训练设施会让他们更快的适应这里、喜欢上这里。

    两位师兄,对于这些,觉得有些过于奢侈了,和军队宿舍比起来,这里强的太多了。没必要这么浪费钱,张毅笑而不语,心里想着,等你们见识到广州夏天的闷热后,就知道我有先见之明了。

    不到一个星期,这一切全部完成。

    两位师兄只对磨练身体有兴趣,不喜欢这些杂务,向张毅推荐了一个以前军队里同宿舍的好友钱多多,他在军队里自学了会计课程,对于帐目一类的事情比较精通,张毅看着人还不错,眉眼之间挺懂进退的,公司里确实需要一个管帐的。就把购买宿舍生活用品这些杂务交给他,要求标准只有一个:高标准,不要怕花钱。这些军队战友天南地北的,能不远千里,跟着公司过来,生活上一定要让人顺心、舒心。

    钱多多点头明白,找了几个战友,出门采购去了。

    张毅看着他远去的背景,想起他的名字:钱多多,突然间有些想笑,钱多多搞会计,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让公司钱多多。

    随后,让两位师兄把招聘过来的人员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一下具有特殊技能,或者有特殊工作意愿的人。从中找到了两个性格比较外向,喜欢社交、结识新朋友的,把注册公司、制做公司牌匾,印发宣传单、名片之类的杂务交给他们去跑。

    除技术方面和销售渠道外,所有其它的事情,张毅都指定了专门的人员来负责。

    他只专注于核心的事情。

    两位技术员看着眼前的张毅,屏幕上的软件一屏一屏的在缓慢的刷新,他拿起笔,随意的记录了几个软件,这些软件,在前世,就是攒电脑的人必备的几个软件。

    前世,没有破解的这些软件,一遍一遍的折磨着那些喜爱使用这些软件的人,想用它们,又不会破解,只能重复的安装,卸载,清除注册表,甚至重装系统,或者修改电脑系统时间一类的偏门方法。总之,聪明的中国人为了避免掏钱购买正版,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这一次,张毅首先选择破解的是著名的rar压缩软件。其实,未破解的rar,只是每天都要弹出来好几次,让你注册的页面而已。

    同样的流程,运行反编译软件,再运行rar软件,查看内存变化情况,然后,他选择了其中一些闪烁的16进制编码,进行了修改。

    两位技术员在身后看的清楚,张毅好像是随意选择,修改的编码也很随意。但是,修改后的可执行文件,代替原文件后,软件运行后,就直接是已经注册的正式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