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章、商贸北伐军之第一话

    第一章、商贸北伐军之第一话

    第一话、花鸟皇帝亦雄心

    皇帝陛下看着我,眼光不住闪动,似乎在考虑我的要求,又似乎再猜测我无理要求背后的用意。童贯神色不愉,上前一步,指着我斥道,“忠勇公,休要恃宠而骄,忘了自己的身份。陛下圣心独断,岂容旁人干预国事!”

    童贯明里骂我,暗地却传音入耳,对我央求道,“忠勇公不要让本官为难,你提出此等无理要求,陛下一怒,童某也护不住你。若是忠勇公出了意外,师师会恨死我这个义兄,没有能保护好你!”

    童贯的好意,我淡淡一笑,表示心领了。皇帝捻着三缕长髯,飘逸出尘的气质中,一股帝王所有的威严缓缓露出,对在座的众人扫视一眼,缓缓道,“许国公提出此等要求,实在出乎朕的预料。不知道国公可有什么解释?”

    我暗暗欣喜,皇帝既然让我解释,看来他还不是一个完全不可救药的荒唐帝王,在政治上,他还是敏感的。因为我提出的封赏要求很简单,也很大胆,那就是:请皇帝陛下放弃倾城擂大宋所赢得的七座城池,并且派使臣出使辽、金,互通商贸!

    须知,大宋与辽国连年征战,对于大辽早就实行闭关锁国之策,民间偶有走私贩运的商贾,也是得之即处以极刑,以儆效尤。如今我公然提出和辽、金通商,说大了就是一个蛊惑君王,通敌卖国的罪名!皇帝没有立刻震怒,命人抓我问罪,一是对我所说的要求大感诧异,二就是忌惮我和娘子刚才所表现的实力吧!

    我躬身对皇帝解说自己的想法,恭敬问道,“敢问陛下,帝王能守业,保得天下太平,是否称得上有道明君?”

    宋徽宗没有什么表情,点头道,“不错,若非开国皇帝,能守得祖业,已经是不易。若能开疆拓土,则可称英主。国公就要对朕说这些么?”

    “陛下,臣为大宋太平,更为天下大一统,才冒死进谏此言。倾城擂就是一个阴谋!一个挑起大宋、大辽、大金三大强国之间战争的阴谋!不论是谁获胜,七座城池作为赌注,天下有哪个君主能不动心?可是又有哪个君主甘愿为了一场擂台赛输掉一座城池?大宋和大辽一战,在所难免。可是真正获利的,又是何人?”

    皇帝脸色难看,沉声道,“依卿家所言,朕应允辽国国主共举倾城擂就是个错误的决定,是不是?哼——”

    皇帝一哼,我连忙笑道,“陛下误会,非但不是错误的决定,还是大大英明的决定。可是倾城擂的赌注,却万万要不得。没有了赌注,刀兵之祸无口实冒然发动,我大宋也有更多的时间来筹划,一举收服金、辽!”

    最后一句,皇帝双眼精光射出,难以置信说道,“收服金辽?好大的口气啊。许卿家,大宋国力雄厚,可是兵勇训练不足,国土虽大,更是尾大不掉,难以倾尽全力用兵。反观辽人,逐水草而居,虽有五京之城,但是舍城退入草原,元气不伤。我大宋兵将,难以与之争锋,常常是败阵于骑兵之下,勉强防守边关,和辽国对峙而已。卿家如何收服野性难驯的辽人?何况再加上一个更野性难驯的金国!”

    “陛下所言甚是,但是陛下也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焉能不败?我大宋最有优势的并不是兵威,而是两个字:繁华!大宋百工发达,巧匠云集,园林之秀美,吃食之美味,丝绸之华丽,瓷器之精致,无一样不是北番辽金之地苦寒之民所向往的。就拿咱们大宋贱价出卖的食盐来说,在辽国几乎可以价等黄金,在金国更是盐比金玉贵重!我大宋的优势,就是千年文明积淀,汉唐以来的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用我们的文明去征服还处于未开化状态的辽、金等国,比起用兵征讨固然是起效慢,但是不费一兵一卒却可以在百年后一统天下,使陛下成为德超尧舜的千古一帝!”我拿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字眼,还怕皇帝听不懂,可是皇帝和童贯却同时震惊,似乎对我的话感到万分认同。

    皇帝已经忍不住脸上的喜色,问道,“卿家所说,令朕茅塞顿开!好一个用文明去征服,卿家大智慧,堪比唐太宗手下的房玄龄!”

    我顺势一笑,“那陛下就是天可汗之后的仙帝一统!陛下身边有长孙无忌童太傅,何愁大宋国威不盛?臣还有一些具体建议,望圣听容纳。”

    皇帝和童贯互换了一个眼色,对我笑道,“卿家,尽请直言无妨。”

    我从怀里掏出自己写好的发言提纲,咳嗽一声,开始了演说。上大学那会儿,自己胆子小,班级发言、课堂讨论都紧张忘词儿,如今对着皇帝讲话,更要有张纸看着,理清思路。

    “陛下,有句俗谚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辽、金、吐蕃等国,都是农耕技术落后之地,除了放牧逐水草而居,并无更好的谋生方法。大辽建国多年,向我大宋学习农耕、冶铁技术,建立五座大城,可谓在藩邦之中,最为文明开化,可是与大宋繁华景像相比,也是土鸡瓦犬比之鸾鸟凤凰,相差太远。试想,游牧的辽人若是学会农耕,还会去辛苦放牧,过那餐风食雪的逐水草而居的苦日子吗?若是辽人的官僚士大夫迷上了南朝的斗鸡走狗,喜欢上诗词歌赋、乐曲戏剧,还有心日夜思量攻占我大宋河山吗?”

    顿了顿,我对李真人说道,“真人是方外人,也当知道世人贪恋红尘,才难以逍遥自在,困顿于生死享乐之中。红尘之美,就是它的繁华似锦,让人难以自拔,对吧?”李真人点头。我转头对皇帝笑道,“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中原的农工商业发达,各种取乐享受的行当更是辽、金之人见所未见,如果能和辽、金通商贸,不仅将他们需要的盐、铁输送过去,更将温软的江南繁华一并带去,不出二十年,辽人能上得马背征战的勇士,还有几人?”

    皇帝皱眉道,“卿家所言有理,可是让辽人、金人见识了我大宋花花世界的妙处,不是更加引得他们虎狼之心发作,发兵来攻打大宋?卿家所言的和平安在?”

    “陛下,您担忧的事情,短时间内不会发生。首先,辽人背后有金人制约,他们不敢冒然用兵,否则金人捡个现成的便宜,辽人不会如此鲁莽。其次,我们和辽、金通商,更要有进一步的手段,要鼓励百姓迁移到辽、金之地居住,不要怕百姓流失。民族融合的后果,是更多的辽人、金人变成汉人,仰慕中原文化,无形扩大了大宋的版图。陛下如今的锁国之策,保得一时安宁,就如同拒饥民于门外,待得饥民饿得慌了,就会入室盗窃、抢劫,变成了强盗。陛下想想看,辽人凶残,是不是被大宋锁国之策给逼得?”

    此言一出,皇帝脸色立变,久久才缓和下来。我心里一惊,紧张地看着皇帝,等待他的训斥,心里暗骂道,“该死,说得太过激了。”

    哪知道,宋徽宗却点头道,“卿家说得不错,朕也明白其中的关节所在,治辽人如治灾民,防之灭之不如救之,救之的法子却难以找到。卿家说得通商迁民之法,虽然长久看确实可行,可以蚕食辽金藩蛮于无形,可是辽人、金人会答应么?”

    听得皇帝有些口风松动,我翻身跪倒,大声道,“陛下,许仙愿当商贸特使,替陛下北伐辽、金,为我大宋百姓赢得一个百年后的天下一统,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