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章 巧遇兰嫔

    “宫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将至,宫里上下一片欢愉,就连平常不爱说话的若昭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每年的寒食节,皇宫里就会举行蹴鞠大赛,由各位王公大臣参加。宫女们可以进行插柳等活动,替远在一方的亲人祈福。

    雪颜正坐在窗户下看书,若昭和画鸢一边打扫着屋子,一边说着话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雪颜放下书微微一笑道“听若昭这么说,明日必是热闹的日子,画鸢入宫这么久了,不如明日跟着若昭一起去插柳,顺便替本宫祈福。”

    若昭摆了摆手道“奴婢在宫外无牵无挂,明天就不去了,正好奴婢在汐颜宫陪着娘娘。”

    若昭话音刚落,李海便走了进来,身后竟然跟着钟离无痕身边的李公公。

    “奴才给雪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公公有礼了。”雪颜满脸威严地坐在软塌上,挑眉问道“李公公,多日不见,别来无恙,不知公公今日来所为何事?”

    “咳,娘娘多虑了。”李公公自觉尴尬,惊觉雪颜还记得当日被禁足之事,余怒未消,尴尬地笑了笑“皇上从太医那里得知娘娘凤体渐佳,特地让奴才来通知娘娘前去沁园春观赏明日的蹴鞠大赛。”

    雪颜慢慢地站起身,迈着莲步,慢慢地走到李公公的面前,轻启朱唇,道“有劳公公了,还请公公替本宫谢过皇上这段时间的体恤,本宫深感荣幸。”

    寒食节这一日,一大早就听见了隆隆的鼓声不时传来,还有将士的呼声,不用瞧,也知道必是极热闹的。

    沁园春,修建得极早,是宫里最大的一个露天高台,高台皆用白玉铺砌而成,高台的两边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正面是一个面积广阔的绿茵茵的草场。

    高台正中摆着金龙大桌宴,面北朝南,毓妃身着红色蒂衣,眉目端然的坐在钟离无痕身边,那个象征着皇后位置的地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毓妃高贵典雅,或许与出身有关,眉眼中总是散发着高傲自大的张扬之气,而今,她的微笑中却透着淡淡的忧伤,眉眼中更是透出一股疲倦之色。

    毓妃入宫短短几年,各种风头占尽,虽然不是最受恩宠的,钟离无痕对她也不算冷漠。或许也是碍于毓妃是赤炎国公主的身份。

    如今西凉国到处开疆拓土,昨天月国那边又传来捷报,毓妃不仅是钟离无痕的妃子,更是赤炎国的公主,呼延泽胆小懦弱,不成大气,赤炎国的实力一日不如一日,不知道哪一日,赤炎国就成为了它国的附属。

    雪颜坐在下面看着面前放着的琥珀酒,碧玉觞,黯然想到,其实,毓妃也着实可怜,依照钟离无痕的性子,西凉和赤炎终有一战,一方面是自己的夫君,一方面是自己的兄长,她怎么做都是一种过错。倏而,雪颜又颜了摇头,在这个后宫里,每个人风光的背后谁没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呢!况且,如今自己尚且都是可怜之人,又有什么资格去可怜他人呢!

    地平下左右两边分别放着亲贵大臣和妃嫔的桌宴。钟离无痕的左手边的台阶下依次坐着襄南王无殇,平阳王无垠,国相上官晋文,大将军司徒宁海。

    襄南王无殇面容冷俊,一双眸子散发着鹰般锐利的光芒,神情孤傲而冷淡,看上去寒气逼人。传言他的母妃原本只是宫中的一个卑微的宫女,后来被先帝看中,封为了更衣,一夜恩宠,便有了他。

    在深宫中,由于母亲位份低下,直到多年后,皇上才知道他的存在。其他皇子都是锦衣玉食,唯有他受尽屈辱,偏又不得父皇的宠爱,从小便养成冷硬孤傲的性格,本想着成年后受封加爵,带着母亲远离皇宫,启料母亲却未等及便永远地离开了他。

    终于熬到了成年却又因为一次意外,从马上摔下来,造成了腿疾。更加不喜与人攀谈。

    虽然都是从小失去母亲,相比之下平阳王便是幸运许多,他的母亲一去,皇上便把他交给了靖妃抚养,靖妃生性善良,又荣宠不断,自然平阳王见到父皇的时间也多一些。因此,不同于钟离无痕的冷漠,也不同于钟离无殇的孤傲,相反钟离无垠给人的是一种优雅高贵平易近人的姿态,无论何时,他的嘴角总是噙着一抹独有的笑容。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右边的第一个座位便是华贵嫔,怡嫔,而后才是雪颜,雪颜的旁边便是兰嫔,本来应该是按位份高低依次入席的,而今,怡嫔圣眷正浓,华贵嫔又是宫里的老人,根本没有将雪颜放在眼里。

    席座上,上官晋文和司徒宁海热络地交谈着,司徒宁海虽然两鬓斑白,但是宝刀未老,大将风范不不减分毫。

    高台之下,蹴鞠大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引得高台之上的钟离无垠直直拍手称好,引得众人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高台之下。

    钟离无痕看了片刻,说“看到这盛况的赛事,朕深感荣幸,看来这些王公子弟们并非都是些许纨绔。”

    众人把酒言欢,兴致正高,一名女子袅袅婷婷地走了过来,她身着一件桃粉色上裳,下面是一件缕丝挑线纱裙,满头的珠翠明铛,淡扫娥眉薄粉敷面,明艳不可方物。

    只见她缓缓走上前去,福了福身子道“臣妾参见皇上,毓妃娘娘,臣妾身子略感不适,来晚了,扫了大家的兴,还望皇上,娘娘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