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0章 男子400米决赛

      枪声响起,男子400米比赛开始了。

  “比赛已经开始,这一组400米决赛,我们的短跑天才再次参赛。”

  “与此同时,我们男子100米决赛失利的选手,周岩同学也已经恢复状态,再次参赛。”

  广播员咋就一点素养都没有,这么数落周岩合适吗?

  然而,就是这一句话,再次激发周岩报仇的李飞的决心。

  他起跑反应很快。

  即便是400米起跑不是在同一平面,很难看出谁起跑有优势。

  但是,这一次,偏偏就能看得出周岩起跑反应,比谁都快。

  随着比赛发枪起跑过后。

  所有人都没有了杂念,都专注于自己的节奏。

  因为这是400米决赛!

  不是100米、200米,也不是800米和1500米。

  400米被称之为最难的竞赛项目,不是没有原因的。

  人类全力下的快速跑是有一个耐受极限的。

  该极限的距离区间大致处于220-300米之间。

  因此。

  全力冲刺下,跑进该区间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就会大量堆积。

  具体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速度下降,姿态变形等情况。

  剩余的距离,尤其是最后的100米。

  通常被称为冲刺距离,是运动员克服“在乳酸作用下,每跨一步都成倍增加的疲劳感”中完成的。

  在其他距离比赛中,理应在原速度基础上进行加速的最后冲刺。

  但是400米时,运动员却是需要通过意志力,强行突破人类无氧运动极限,才能高质量完成。

  这种极限感,是其他距离的比赛中少有,甚至没有的。

  也正因如此,非专业运动员在完成一次高质量的400米之后,极易出现呕吐,晕眩等症状。

  基础差一些的甚至会引发休克。

  再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400米是一项逼近无氧运动中肌糖原分解能提供能量极限的项目。

  并不是400米本身比800米、1500米难跑。

  同样速度显然距离越短,越轻松。

  但是现代比赛要求400米选手,维持尽量高的无氧过程比例以获取更高成绩。

  这就导致了400米的中后段,选手体内已经产生大量无氧分解得到的乳酸堆积。

  但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速度依然要通过无氧分解获取能量。

  这就需要克服极大的生理不适,与身体机能障碍。

  所以前世,才会有无数专业运动员跑怕400米,要求降到100米和200米的现象,例如博儿特。

  连专业运动员都怕400米,更不用说眼下的8位高中生了。

  有一说一,李飞也不喜欢全力跑400米。

  虽然他有系统,在之前通过系统奖励,祛除突破生理极限后的不适感。

  但这祛除不适,得赛后才能使用,比赛还在进行时,系统无法解除负面状态。

  况且,那一次是临时奖励,鬼知道它还会不会再奖励!

  所以,这就需要李飞最后100米,需要以自己的意志力克服了。

  那感觉,词穷的那种难受。

  李飞可是一直在400米这个项目上吃过亏的!

  他总共尝试过三次400米跑。

  就连之前的男子400米预赛,李飞也是因为没掌握好节奏,才在最后失利输给周岩,拿到第二进入决赛的。

  这三次过后,李飞就学聪明了,也与管教练认真请教了400米跑的诀窍。

  故而,李飞在起跑前,才会无比淡定。

  今天,李飞就这一场比赛了,而且还是决赛。

  所以,李飞想试一下自己的400米,试一试他认真跑400米,跑下来的极限。

  通过与管教练的耐心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