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四回 上 论南下满洲定策

    北京城。

    多尔衮这些日子一直不得闲,整日里和诸王、贝勒以及学士,各部官员商议征伐、圈地等一干事宜。

    这日,众王公大臣齐聚东暖阁,多尔衮据中间一个位置坐了,小皇帝福临不见。多尔衮率先发表热情洋溢的主旨讲话:“各位,我大清军入关已有半年了。明之虚弱,顺之畏缩一览无遗。就在初三日,固山额真叶臣已率军攻克山西省治太原。十一日,明、顺那个叛将唐通也已拜表归降于我。如此,山西全省差不多都已落入我手。更有山东一省未经一战,已被我大清接收。西与南,谁不服我八旗威名?”

    满座之人各个喜气洋洋,纷纷向多尔衮道贺。

    英亲王阿济格道:“王弟,李自成蹿回西安这么久了,他不敢出来,我们就打进去,占了西安,平了大顺!”豫亲王多铎道:“弟愿领一支兵马踏平江南。十二哥,看是你先得西安,还是我先取南京!”阿济格在兄弟中排行十二位。

    多尔衮笑道:“列位以为大清兵分两路,一路西进,一路南下如何?”不想,秘书院学士洪承畴当即表达不同意见:“臣窃以为我大军宜全力进击大顺,残明可以稍缓图之。”

    多尔衮瞪了眼睛,这老小子仗着自己信赖他,现在讲话也没什么顾虑了,可不折了孤的面子?多铎说道:“老洪,你说什么呢?难不成你还念着旧明的好?”

    这帽子够重的。洪承畴离座叩首道:“臣为清臣,无日不思量报效大清知遇之恩。臣以为方今直隶、山西与山东等地新定,河南尚未全附,多处犹须旗兵驻守,大清兵士本来有限,若两路征讨,恐兵力不足。顺、明相较,李闯精锐尚在,南明不过空架子而已。但明地尚广,急图不来。我若攻明,恐顺为难;我若攻顺,谅明军不敢北进。是故还宜攻顺。望睿亲王明鉴。”

    多尔衮不悦道:“汉人降兵,不用何为?吴三桂、姜瓖、唐通手下兵马不在少数,可以为八旗满、蒙、汉兵之辅。诸位畅言。”

    肃亲王豪格,贝勒博洛、尼堪、满达海,汉人大学士范文臣、冯诠等人都道:“两路并进未尝不可。”

    唯有郑亲王济而哈朗说道:“骄兵易败。洪学士所说在理。”

    多尔衮暗自觉得奇怪。这济而哈朗虽然也是辅政亲王,但向来不敢与自己反着调子,今次怎的说的这么直。笑着道:“堂兄行事妥则妥也,只是过分拘谨,稍乏魄力。众人之议不可违背,英亲王与豫亲王即当各整八旗虎旅,配以降兵,直指西安与南京!”

    多铎与阿济格俯首领命,济而哈朗亦道:“睿亲王所言极是。是我过虑了。”

    刚林又奏道:“睿亲王,不知南明来的使者当如何处置?”“依你之见呢?”多尔衮发问。“主使左懋第脾气很倔,居然要与我大清分庭抗礼,不若将他们全杀了,一了百了。”

    阿济格赞同道:“都要南下了,自然留不得他们。杀了正好。”

    “不可。古语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大清若杀了使者,只恐天下人笑话我朝气窄。”又是洪承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多尔衮略一思忖道:“这个依你。可令南国使者早日回去。”当日会散不提。

    却说清廷兵部即拟了通告,于十月二十四日檄谕河南、南直隶、湖广、江浙、闽粤等地军民人等曰:“尔南方诸臣当明国崇祯皇帝遭流贼之难,陵阙焚毁,国破家亡,不遣一兵,不发一矢,如鼠藏穴,其罪一。及我兵进剿,流贼西奔,尔南方尚未知京师确信,又无遗诏,擅立福王,其罪二。流贼为尔大仇,不思征讨,而诸将各自拥众,扰害良民,自生反侧,以启兵端,其罪三。惟此三罪,天下所共愤,王法所不赦。用是恭承天命,爱整六师,问罪征讨……若福王悔悟前非,自投军前,当释其前罪,与明国诸王一体优待……”。

    清人虎狼之心,一丝无遮。南京来的使者左懋第一行人却被羁押在鸿胪寺中,见不到一个王爷的面,豪不知晓清廷的决意。不过他见久无音讯,心中也料着和议必败,清人将有所动,于是对从使诸人说道:“我等被拘在此,生死未卜。惟望圣上与阁臣能知晓清廷歹意,早布军于江淮,则大明中兴犹可企盼。我们中若有人得释,当疾归南都,奏以要情。诸位知道吗?”

    副使马绍愉说道:“左大人所说也是我的肺腑。”另一位副使陈洪范说道:“清人是贪婪不足,蛇欲吞象。大明有天护佑,定会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