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九回 下 黄得功大破左军 二

    黄澍笑道:“你又不懂了。正因为清是夷人,你去降他,他才欢迎呢。不然,凭几万旗兵,他能有什么作为?李自成?不过苟延残喘罢了。他若有当初那么强,咱们降他倒也不差。大明的气数怕是没了,奸臣当道,根本没有振兴的迹象。何况我们已经是反了。所以,降清是大势所趋,你不要觉惭愧不惭愧的。”

    左梦庚点点头说道:“全凭叔父替我拿主意。”

    当时左军退到九江一带的江上徘徊,黄得功扎营芜湖,两边隔了较远,并无交兵。

    再说刘良佐受了君命,拔营北行。一路行,心里一路嘀咕,打左梦庚还有黄得功顶着,其实没有老黄,自己也堪一战,然而打清军却仗着哪个?清军锋劲,难道靠着史可法与李本深等人去迎战?且看吧,能战则战,能避则避,能降便降。

    刘良佐逶迤行军到扬州府边境,已是四月十六日。史可法在城中,正是望眼欲穿之时。原来城中守军不过七八千,可法急发檄令,号召各处兵马来援扬州,过了数日,并无一些响应。今日听说刘良佐数万大军到了,自然欢喜,急忙请他来扬州城中。

    刘良佐初时要去,忽然听报多铎大军已推进到离扬州只有四十里处。前后思量,对来迎的可法使者道:“烦你回覆督师,说我大军前日大战左逆,如今又兼程行军,十分疲惫。须要西去休整一番,好来援助。请耐下心来等我,守住,守住!”命令本部兵马离扬州西行而去。可法大怒,然又能怎样?

    不想一刘才去,又来一刘,兵士来报:“东平伯刘泽清率大舟数十艘泛江而来。”可法大喜,亲自出城来迎接。可惜他又错了。刘泽清是南下掠夺的,当时已载了诸多财物,特折路看看扬州城怎样了,好为自己打算。看看扬州城墙十分高固,又看看史可法十分憔悴,刘泽清道:“史大人,鹤州本欲入城助守,无奈方才听报清军一支偏师将犯我淮安。我须回去防范。”即命各船扯起帆,往东去了。

    可法看着诸帆远影碧空尽,气的说不出话。良久,叹息道:“国家养兵千日,半时也不得用!”

    四月十八日,清军已抵北城下。可法神思倦疲,对史德威说道:“此次劫难,我是不可免了。”德威道:“侯方域、左升之、吴易出去搬援兵了,可以再等等。”

    看官定要问,这个吴易是不是从北京南来的吴日生?正是他。他在吴县老家待了一些时日,觉得国势日蹙,特意来投史可法。可法见他是个豪迈的文人,又听说他与不渝同患过难的,十分欣赏,即任他做了监军。此时他与侯方域俱被可法派出去请救兵了。左升之看着局势危急,也主动要去南京求救,可法本来不愿,经不住他言语多,只好放他去。

    可法摇头,“他们出去了十来日,只是不见成功。如今只有凭着这数千士兵来守城。纵城破我死,亦能效唐之张巡,宋之李庭芝,不负朝廷、祖宗、先师、万民。”

    那淮扬总督卫胤文十分着急,连着给马士英发了两道火急文书,请求朝廷发兵来援,马士英都回无兵可发。卫胤文是马士英一系的,得了老马力荐才得任的总督,士英给了他一封私信,要他暂回南京。

    卫胤文将书丢于地上,义愤道:“马士英这个名字已臭了!我自认还有一腔报国之志,怎能离了扬州独自偷生!”

    二十日,多铎遣使来劝降。史可法、卫胤文,扬州知府任民育、总兵刘肇基、何刚、史德威俱在。

    来使道:“我大清十万大军已占取江北多处州县,尔扬州多少守军,敢不开城迎降?”可法冷冷笑道:“扬州城中并无多少守军,扬州城可以被攻破,决不会自己归降。”

    清使不依不饶道:“汉人有言,识时务者为俊杰,督师大人何苦执迷不悟?你若肯降,少不得还做一方大员,何必要替朱家朝廷送命?昨日,你家提督李本深已率本部兵马归降我大清,他一个武将都知道变通,你一个大学士如何不知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