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回 下 陷扬州百姓遭戮 二

    数十万死者中,有名者如下: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何刚,庶吉士吴尔壎,监守钞关卢渭,分守西门归昭,扬州知府任民育,旗鼓副总兵马应魁,副旗鼓参将陶国祚、陶匡明,副总兵李豫,赏功参将汪思诚,左营参将许谨,右营参将陈光玉,同知曲从直、王缵爵,原任江都知县周志畏,新任知县罗伏龙,两淮盐运使杨振熙,监饷知县吴道正,江都县丞王志端,随征书记顾启胤、陆晓、龚之序、唐经世,诸生高孝缵、王土琇、王缵、王续、王绩、卢泾才、胡如瑾、何临正,医人陈天拔,画士陆榆,武生戴之蕃,义勇张有德,市民冯应昌等。原任兵部尚书张伯鲸被执,自刎而死。

    却说史德威被清军擒住,当时要杀他。德威喊道:“我乃史督师之子!”清兵听了,将他押到营中。多铎知他入了可法之嗣,倒也有意留他活命。虽如此,还是将他发入许定国营中,令其严刑相待。许定国将德威拷打折磨的体无完肤,在封刀之后二日,得多铎令,方将他释去。德威不顾疼痛去寻可法的尸身,哪里能够找到。幸而是觅到了可法遗书,赶紧奔南京而去。

    扬州被破的消息不过一日就传到了南京,一时城中沸腾,官民震动。弘光帝慌了神,对马士英说道:“朕这皇帝做得忒不快活。起初怕左逆胜过清军,现在清军真要来了,实在害怕!”

    马士英翻眼看着弘光,苦笑道:“不止陛下怕,臣也怕。与左逆相比,幸而现在多了一道长江天险。扬州虽破,长江还在。咱布江严防,起码争出个东晋来。”

    不两日,弘光召对群臣,说道:“史督师已是为国殒命了。朕忧着南京离扬州太近,清军势大,恐不易守。不如迁都,诸卿以为呢?”

    下面一片窃窃私语。有人面露笑意,有人拧了两道眉毛。兵部尚书阮大铖问道:“不知陛下心属何地?”弘光用手抚了脑袋,笑道:“没有想好。杭州不错,广州似更好些吧。”

    兵部侍郎朱大典道:“陛下不可动摇了坚守之心。昔日宋高宗无有立足之地,所以屡屡漂泊,今日我大明有大江坚城,岂能畏避?”

    弘光立即板了脸,不悦道:“先帝不肯迁都,才致酿成大恨。朕不愿重蹈覆辙。”

    礼部尚书钱谦益出班跪奏道:“陛下,南京乃太祖奠基之所,天下万民都望大明能够中兴,今若弃了南京,不要说中兴,恐偏安都不可得啊!”

    吏部侍郎黄道周正色道:“陛下若想着迁都,百官作何感想?将士当如何想?请陛下报坚守之心。臣等愿以死报国。”

    黄道周其人倒要交待一番。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漳浦铜山人。明熹宗天启二年成进士,天启、崇祯两朝官都做的不大,还曾因直言敢谏下过牢狱。但在学问上名播四海,若说钱谦益执文坛牛耳,黄道周可谓执学苑牛耳了。

    当时天下儒林号称有“二周”。一个是刘宗周,别一个就是黄道周。他们学养高,心也高,做的书多,收的学生也多。好言事,又都有些迂执。弘光朝立,因他声名赫赫,任他做了吏部侍郎。

    再说当下诸臣都相应和。马士英一言不发,心中思量道:“怪了!黄道周说这话十分正常,钱牧斋怎的也这般说?他这个人,何时这么有风骨,敢先露头了?”

    弘光见众臣多反对迁都,喘道:“好了好了!此议搁置吧。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