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回 上 弃南京弘光逃命 二

    当天夜里,鸿逵在府中摆下几十桌宴席,张灯结彩,丝竹奏鸣,高朋满座,好不热闹。鸿逵着了大红的袍子,满脸放着红光,与那众宾客猜拳行酒。正在兴头上,忽听得有喊杀声,由远及近。鸿逵大惑道:“十分奇怪。难道有军士哗变?怎么南岸有杀作声?”走出去,只见一队乱兵冲至,兵士们喊道:“将军,跑吧。清军杀过来了!”鸿逵大怒,叫道:“休得胡言!哪里会有清军!你们都见鬼了?”

    乱兵并不停留,一直往南溃逃。鸿逵提了刀,欲上前一辩究竟,然而被败兵相阻,无法前行。徐自胜骑在马上,慌忙来至鸿逵跟前,下马说道:“将军,快逃吧。清军已经渡了江,我军溃散,一炮未发。”

    鸿逵这才慌了神,手忙脚乱跳上马,赶紧往南逃去。徐自胜也夺了匹马,紧随而去。你道他们往哪逃去了?竟不往南京,直接奔杭州而去。

    清军当夜占了京口。次日多铎亲自渡过江来,清军又趁势夺下镇江。南京城已在清军刀锋之侧。

    看官定然疑惑,这清军究竟如何过得大江来呢?原来多铎与众商议,刘良佐献出一条计来,多铎称善。遂在那夜令人放下上千条门板、桌椅,上都点了灯火,以为疑兵。果然郑鸿逵不待细辩,放了彻夜的大炮。降将杨承祖却率了六百士卒从那京口以东十里处悄悄乘了小船南下,躲进那金山寺中。次日夜,杨承祖领兵突然杀出,在那高岗上一阵鼓噪,早把江防明军吓得东奔西跑。郑鸿逵又在庆生,不及布置御敌。以至守军溃散,无人防江,清军梅勒章京李率泰与刘良佐、李成栋等人领大军过了江,京口遂失了。

    马士英接到急报,急忙来见弘光。弘光正在听曲儿,看着士英道:“爱卿,慌什么?”士英道:“不是臣慌,是陛下镇静。”弘光道:“到底怎么了?”马士英道:“清军在京口渡江,已经打下镇江了。”

    弘光一听,立即失了人色,惊道:“快跑吧!”眼巴巴看着马士英。士英道:“臣来安排。陛下还要接见觐见的大臣,做出留守的姿态。”弘光道:“全听爱卿之言。可怜朕新选的秀女都无法享受了。”

    十日才敲二鼓,夜尚漆黑,南京城聚宝门悄然打开,里面拥出来许多马车、轿子,贵人、兵丁,其中就有弘光帝与马士英。士英带出来一千多兵士随护,他的意思是要逃往杭州。同行的大臣有阮大铖、朱大典等七八个人。

    到了巳时,许多大臣齐集皇宫外欲见弘光。太监出来传话:陛下御体染恙,不见人。钱谦益觉得蹊跷,拉过南京守备勋臣赵之龙道:“赵大人可觉得不对劲?皇帝不是跑了吧?”

    赵之龙道:“不好说。且再等等。”忽然左都御使李沾赶过来道:“马士英不见了!阮大铖也不知所向。他们一定是携了皇帝跑了。”

    众大臣闻言,纷纷喧嚷起来,一齐拥入皇宫。兵士看这形势,不敢相阻。各殿都找遍了,不见弘光的影子。

    大学士王铎道:“好啊!将我们都弃了!将南京弃了!将祖宗弃了!”赵之龙道:“事到如今,我等须商议个应对之策。”钱谦益道:“先要掩盖住皇帝出逃的消息。不然百姓会乱的。”

    赵之龙道:“正是。”王铎道:“哪里遮掩的住!皇帝与首辅走了,我们都能装作无事的样子吗?”

    众人议了半日,并无善计。

    次日,满街的人都在传说皇帝逃跑了,一时风风雨雨,愈来愈大。有个监生姓赵名亮的走到街心,朝百姓叫道:“弘光本来不该做皇帝的!如今他又先逃命去了。满兵若来,我等可倚仗谁人?今有先帝太子见囚于狱中,愿救太子出来监国的,与我同行!”连喊了数声,直往南京刑部监牢而去,后面真有数百百姓跟了他一道,一些手中还拿了器具。别有许多百姓就在街上干起哄抢的事来。

    当时赵亮带人冲入监牢,撞开了牢门,将那假太子王之明救出来,拥上街市。此时跟从的百姓已达数千之多。